航天中心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大學的臨床醫學院、北京急救中心西區分中心、航天體檢中心、國家臨床藥理試驗... [ 詳細 ]
妙手回春技 軍民魚水情
時間:2012-10-28 19:35來源:求醫網
——航天中心醫院獲評國內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稱號側記
這是一項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總政治部授予的榮譽稱號,“八一”建軍節前夕,國內僅有200個單位獲得了三部委聯合授予的“國內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稱號。在中央企業里,獲得這項殊榮的單位只有2個,其中包括國內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航天中心醫院。
“八一”建軍節前夕,三部委聯合將這一榮譽稱號授予了一家醫院,何也?航天中心醫院又是如何軍民共建的呢?
服務航天 保障國防
5月4日,在基地參加試驗任務的小曹突然感到右胸疼痛,航天中心醫院派出的隨隊醫生李愛民緊急將他轉送到當地醫院,經檢查,小曹患的是急性肺炎,需要手術治療,而當地的醫療水平不能達到要求,航天中心醫院緊急安排主任醫師進行遠程指導治療。
與此同時,醫院馬上成立緊急救援領導小組,安排相關專業科室主任進行病情分析,并在第一時間組織由多個科室專家組成的救援專家組飛赴基地。經過專家們的診斷分析,初步確認小曹患的是腎病綜合癥和肺栓塞,而這種病的死亡率高達50%。
經過各方的協調,小曹被轉回北京治療,在航天中心醫院專家們的精心治療下,小曹安全脫險。跑過“死神”的小曹動情地說,航天中心醫院的醫生們給了我生的希望。
據悉,除了肩負和其他醫院一樣的面向社會的救死扶傷責任以外,航天中心醫院肩上還多了一份特殊的使命。鮮為人知的是,每一次二院型號試驗,航天中心醫院都需要派出醫療小組全程跟隨。而這,正是這家醫院的特殊所在。
該院院長杜繼臣的解釋是,航天中心醫院的首要責任與使命就是服務國防、保障航天,始終把國防和航天人員的健康保障工作當作醫院的頭等大事來抓。
近10年來,該院平均每年派遣試驗基地醫療隊15批次,而隨著武器系統科研事業的發展,對派遣到試驗基地的醫務隊的需求越來越大,僅2011年就派遣30批次33人次。醫療隊人員,冒酷暑,戰嚴寒,克服各種困難,為基地的武器研制試驗人員提供優良的醫療和保康保障服務。多次參加航天系統突發意外醫療救治任務,曾多次組織醫療專家隊千里救護、轉運,并成功搶救突發重病的科研骨干,為武器研制試驗任務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醫院自2006年起開展了對航天高科技專家和航天二院武器型號“兩總”的健康管理工作,為他們提供“一對一”的健康跟蹤管理服務。后來,又將健康保障服務全面涵蓋到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第一線,22年來完成35萬余人次的航天職工健康體檢服務,僅2011年就完成航天職工門診體檢3.2萬余人次。同時,還將優質的社區衛生服務提供給二院社區1.1萬戶居民、駐二院的所有武警官兵和軍代表。
抹不去的軍人情結
在航天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曉宇看來,航天中心醫院的每一位職工內心里都有著深深的軍人情結。這家創建于1958年的綜合三級醫院,其前身為解放軍272醫院,創建之初隸屬于國防部五院,到1965年才集體轉業,盡管醫生們身份發生了變化,但是不改他們骨子里對軍人的特殊感情。
在航天中心醫院流傳著一句話:“視軍人如親人,視軍隊如長城”。在航天中心醫院周邊,既有國防大學干休所、海軍田村路干休所等單位,又有三軍儀仗隊等部隊,同時,二院還長期駐有武警官兵和軍代表。這種和軍隊之間地理位置的緊密聯系親密了雙方的魚水之情。
為促進軍民共建工作,該院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開通就醫綠色通道,送醫送藥,為軍人、武警官兵及其家屬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保健服務。
2003年開始,醫院與國防大學干休所、海軍田村路干休所達成軍民共建協議,常年為1500多名離退休軍人和家屬提供每月一次送醫送藥上門服務,免費常規體檢,不定期組織義診和健康講座活動,每年建軍節前醫院為干休所送上慰問品,定期組織軍民聯誼會和游園活動。
此外,醫院將服務外延,利用職工外派至基地的機會,常年為武器試驗基地的軍隊指戰員和武警官兵提供特需醫療服務。
近年來,醫院全面接手管理國防科技工業局門診部、航天機關服務中心門診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診部等醫療單位,為他們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盡管醫護人員不直接參與武器型號的研制,但他們用自己獨特的優勢為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保駕護航;盡管他們已經脫下了軍裝,但是不改特殊的軍人情懷,以妙手回春之技共建軍民魚水情。(黨委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