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第一醫院成立于1928年,經8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預防、醫療和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遼寧省政府... [ 詳細 ]
丹東市第一醫院成立于1928年,經8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預防、醫療和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遼寧省政府指定刑事醫學鑒定醫院。2005年9月,在丹東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產業集團的共同推動下,丹東市第一醫院加入清華高科技國有上市公司誠志股份的醫療健康產業行列,迎..." />
丹東市第一醫院成立于1928年,經8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預防、醫療和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遼寧省政府...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3-02-20 13:27來源:求醫網
春節的腳步近了,在外漂泊的人都回家過年了,在人們都忙碌準備過春節的時候,我院六道口急診部經歷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
我叫孫瑩,是我院六道口急診科的一名普通護士。2013年2月8日,我和朱銘琪跟往常一樣在院內值夜班,大約在晚23點30分左右,外科大夫孫濤突然沖進護士辦公室呼叫值班護士,說有一名女患者暈倒在衛生間里,讓護士到衛生間搶救。我倆急忙推著擔架車、氧氣袋跑到衛生間門里,進去后只看到一名女患者蹲在便池上,我和小朱剛要上前扶起那名女患者,在她旁邊的家屬急忙制止并說到“不行,底下還有個孩子”!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了一團白乎乎的東西,還有微弱的哭聲。我們嚇了一跳,急忙跑向門外向急診科顧主任匯報情況,“主任,是一名女患者將嬰兒分娩到了便池內,嬰兒尚存活,但臍帶沒有剪斷,連在母體上,無法移動,胎盤還未剝離”。顧建軍主任聽完匯報后,馬上做出決定,讓我們通知醫務科、急診兒科、病房兒科的大夫馬上過來搶救。
時間緊迫,我們有條不紊的各盡其職,孫濤大夫打電話通知之際,我和小朱倆人已經準備好了無菌切開包、無菌大單、無菌紗布塊和手套,因光線昏暗,還額外準備了手電筒,并在擔架車上鋪好干凈的被褥。當一切準備就緒后,兒科梁曉明和孫朝紅大夫也趕到了,她倆雖然是兒科大夫,但也被眼前的狀況驚呆了,雖然我們這里沒有專業的婦科大夫,但是搶救生命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職責和義務。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隨著嬰兒哭聲越來越微弱,顧主任沉著冷靜的只會我們馬上解救嬰兒。因為女衛生間內空間狹小,女患者又蹲在便池上,大部分空間都被她占據,只能容下一人進入,梁大夫身材瘦小,毫不猶豫的沖了進去,她后背緊貼在隔板上,腰彎的很低很低,兩只手伸到便池內剛剛能碰到嬰兒,當時嬰兒身上非?;?,她嘗試幾次想把嬰兒從便池里撈上來都沒有成功。梁大夫大聲呼喊“孫瑩,快來幫我”。話音未落,我急忙上前,兩只腳跨在便池上,將頭緊緊的貼在水箱下面才能勉強摸到嬰兒的頭部,我和梁大夫弓著腰,小心翼翼的托起嬰兒,同時讓母親隨著我們緩慢的移出便池。這時聞訊趕來的收款處小柳和我們一起吧嬰兒包裹在無菌大單中,緊緊的抱在我們懷里,此時血水、尿水濺了我們幾個人一身一臉,但沒有一個人顧及身上的血漬,卻都忙著觀察患兒情況。我們發現此時患兒沒有哭聲,渾身青紫,臍帶還繞頸一周,情況非常危重。兒科孫大夫和梁大夫一邊指導我們用紗布塊輕輕的擦拭嬰兒的口鼻和臉上的血漬和分泌物,一邊拍打嬰兒的臀部、腳心,不一會嬰兒發出了一聲微弱的哭聲,我們大家心里頓時松了一口氣。這是,門外的顧主任提醒我們要盡快剪斷臍帶,將母子分離開,我立刻將準備好的無菌止血鉗、無菌剪刀和消毒用的碘伏棉球放到彎盤里內遞給孫大夫,他倆消毒后將兩把止血鉗,分別夾到嬰兒臍部和母體胎盤的一端,剪斷期待后,外科孫濤大夫幫忙打結結扎臍帶,經過緊張而密切的配合后,臍帶順利結扎成功,母親與嬰兒安全分離開。這時我們自動分為兩組,一組由梁大夫和孫大夫抱到急診科進行簡單地清洗,用溫開水再一次清洗臉和口鼻后進行評估。另一組扶起嬰兒母親到門口,這時我院保衛科溫干事和幾名保安已經準備好了擔架,大家一起把女患者抬到擔架車上,蓋好棉被保暖。
此刻,我們才仔細詢問,原來女患者是一名未成年少女,家在外地,在丹打工,由于緊張和恐懼,此時那名女患臉色非常蒼白,我們沒有打擾她,讓她在一邊靜靜地休息。嬰兒清洗過后,測體溫測不到,呼吸微弱,而且胎盤還滯留在母體內。由于門診條件有限,需要馬上把母親和孩子都轉到住院部婦科,情況非常緊急,經顧主任請示總值班后,我們執行綠色通道急救,由保衛科溫干事和一名保安幫忙抬擔架,護士孫瑩和孫朝紅大夫主動要求到住院部護送,到婦科后,時間已經到了年三十早上零點三十分,在婦科大夫對新生兒進行了口對口人工吸痰、臍帶環扎等一系列處理后,再一次向家屬交代情況,因此新生兒非正常生產,又不足月,需到市婦女兒童醫院進一步救治。家屬都是外地人,又不熟悉丹東地形,經請示院總值班后,我們做出決定,將她們母子護送到是婦女兒童醫院。由于兒科孫大夫在兒科病房值夜班,經過門診時下車了,下車后還不斷叮囑我在護送的路上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生命體征,注意保暖。怕新生兒凍著,在門診的時候,我們用病房大棉被包裹著,抱著非常困難,我只好抱著新生兒在救護車駕駛室坐著,將腿放在機蓋上做支撐點,盡量讓孩子躺著舒服點兒,救護車司機石師傅把暖風調到最大擋,經過十幾分鐘后,我們終于將她們母子平安送到市婦女兒童醫院,并幫助掛號,聯系住院擔架車。向市婦兒醫院的值班醫生做了詳細的病情介紹后,新生兒收入新生兒室觀察,那位母親送到分娩室取胎盤,安頓好她們母子后,我們才返回院內,回到醫院時,已經到了凌晨三點。
雖然,我們都非常疲憊,甚至連那名女孩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但我們很欣慰,在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日子里,我們六道急診部成功挽救了兩條鮮活的生命,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