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醫院是省衛生廳直屬醫療衛生單位、... [ 詳細 ]
新生兒成功換血填補省立空白 標志我院新生兒重癥搶救能力再上新臺階
時間:2012-10-26 18:54來源:求醫網
近期,我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在婦產科主任楊茵主持下,采用最新的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技術成功救治一名RH(E)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危重患兒。
該患兒胎齡39周時急產娩出于我院產科,出生體重2770g,羊水Ⅲ度,Apgar評分8-10-10分。出生后即轉入NICU觀察,2小時后發現其面部及前胸皮膚黃染,經皮膽紅素測定面12.5mg/dl,胸10.4mg/dl,足心3.1mg/dl,立即予藍光照射治療,急查生化顯示總膽紅素高達12.4 mg/dl。溶血試驗證實為由Rh血型系統抗-E不規則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
這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該患兒溶血極其嚴重,在持續的藍光照射及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褪黃治療中,皮膚黃染仍進行性加重,換血治療勢在必行。楊茵主任查看患兒后果斷決定為其行換血治療。楊茵主任、朱慧主治、張敕醫師等反復推敲了換血的詳細步驟及需要注意的有關問題,與家屬談話、簽字、備血并做好搶救準備;卓瑞燕護士長、劉寧寧護士、何英護士、王偉恒護士等立即備好自動輸液泵、做好抽血、心電圖、血壓、血氧、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的監測。
經術前消毒、外周動靜脈置管、鎮靜等充分準備后,換血正式開始。首先從患兒的貴要靜脈輸入由A型、RH(D)陽性、其他Ccee的洗滌紅細胞與新鮮冰凍血漿混合的血液,再從肱動脈抽出患兒自體血,同時術中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確保血液進出的速度一致并始終維持在患兒耐受程度范圍內,避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失血性休克。整個換血過程中給患兒換出2倍血容量的血。術中及術后監測血常規、生化、血氣等,并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兩個半小時后,換血圓滿結束,患兒總膽紅素由換血前的354μmol/L降至換血后的268μmol/L,術后繼續行藍光照射、輸液治療,血清膽紅素降到正常范圍,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很快痊愈出院。
換血的過程表面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可能引發栓塞、電解質紊亂、凝血功能障礙、術后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該病例系我院首次開展新生兒換血技術,其成功標志我院新生兒重癥搶救能力又上新臺階,同時填補我院在該項技術上的空白。(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