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醫院暨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是南昌市屬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34年,醫療服務輻射全... [ 詳細 ]
南昌市第一醫院暨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是南昌市屬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34年,醫療服務輻射全省70多個縣區,是全省醫療、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
南昌市第一醫院擁有南、北兩個院區以及建設中的南昌市眼科醫院,開放床位數1500 張。..." />
南昌市第一醫院暨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是南昌市屬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始建于1934年,醫療服務輻射全...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30 14:12來源:求醫網
(本網訊 王琳 )新聞提示:“先天性心臟病是可防可治,但前提是早發現、早治療,否則可治變不治。可這些道理,農村的老百姓和鄉村醫生還不明白,我們現在自己辛苦一點主動下到農村,挽回的是很多先心病孩子的生命。”這是南昌市第一醫院先心病救治專家顏友良教授在前往遂川義診的贛粵高速上對記者說的一番話,相信,這也是該院每一個**服務隊員的心聲。
愛心再出發,點燃遂川貧困兒童“心”希望
20日一早天還沒亮,遂川縣南江鄉排高村的康奶奶就摸黑起來了。老人喂好雞食,安頓完家務,就喊醒了三歲的小孫子瑞馨匆匆趕往遂川縣城。雖然已經64歲的年紀,但因為心疼孫子的身體,老人還是一路將瑞馨背在背上。8點10分,老人終于氣喘吁吁地趕到目的地--遂川縣人民醫院,參加省城南昌市第一醫院先心病專家在這里開展的義診活動。
和康奶奶一樣起了個大早的還有南昌市第一醫院愛心**服務隊員們。他們是心血管專家、南昌市第一醫院院長助理顏友良,心血管內科科副主任、醫學博士李秀麗,劉麗赟醫師,熊強珍護士長;心臟外科博士王暉、副主任醫師章志龍以及特聘專家成員,原第四軍醫大學心血管科劉建平教授和國內優秀的心臟超聲診斷專家饒志勇博士以及醫院愛心辦和社工部工作人員。因為參與危急患者急救,顏友良教授在19日晚上10點才趕到遂川,而記者也正是與他同行。當時,在車上,記者看到顏教授僅以三個包子填飽肚子,于是問道:“坐在醫院的診室里看病多好啊,為什么要跑到這么遠呢?”顏教授的臉上突然凝重起來:“先天性心臟病是可防可治,但前提是早發現早治療,否則可治變不治。可這些道理,農村的老百姓和鄉村醫生還不明白,我們現在自己辛苦一點主動下到農村,挽回的是很多先心病孩子的生命。”相信,這也是南昌市第一醫院每一個愛心工程**服務隊員的心聲。
上午8點30分,記者看到,**服務隊員已經將帶來的便攜式心電圖儀、心臟超聲設備等安置好,用來培訓鄉醫的專業資料已經準備好。記者和來自十里八鄉的200多群眾見證了國內紅十字會“胡大一”愛心工程遂川**活動簡短的啟動儀式。“胡大一”愛心工程江西**服務隊負責人、南昌市第一醫院院長助理顏友良教授表示,他們的**活動不是一時一刻,而是致力于為當地貧困先心病兒童長期搭建便捷救治的綠色通道,為基層醫生開展先心病診療培訓,留下一支不走的專家隊伍。
省城專家上門,解決鄉親們的就醫難題
記者在排隊等候人群中看到康奶奶的時候,老人正擦拭著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康奶奶告訴記者,孫子瑞馨出生后10天就被確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不過幸運的是心臟缺損并不大,大約有2公分(注:后記者了解到是2毫米),專家說瑞馨的心臟缺損有自己長好的可能,需每年復查一次。因為有心臟缺損,瑞馨經常生病,為了支付他不菲的醫療費用,瑞馨父母不得不出遠門打工,每年回來帶瑞馨到省城檢查一次。一周前,康奶奶接到縣醫院的電話,得知省城南昌市第一醫院先心病專家組20號來遂川義診,不出遠門就可以知道瑞馨的心臟病咋樣了,需不需要手術,老人可不能放棄這么好的機會。
排在義診隊伍最前面的一對祖孫倆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爺爺鐘師傅的臉上隱隱偷著緊張和不安。老鐘師傅家住瑞金,外孫中華今年6歲了,年初在南昌市第一醫院接受了先心病微創介入治療手術,手術醫生正是顏友良教授。他聽說顏教授帶領專家團來遂川義診,兩天前就從家里帶著外孫出發了。由于醫療知識的缺乏,老鐘始終對微創介入手術心存疑慮。近來看見外孫有些消瘦,他就更急了。“我們鄉里還有小孩在外地做了心臟手術的,胸口都有一條好長的手術刀口,我家中華身上連個小疤都沒有,我心里不踏實啊,沒動刀子,真的就能把心臟的口子給縫上嗎?”老鐘不好意思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老鐘一樣帶著孩子來復查的還有郭宇佩的父親。11歲的郭宇佩是家里三胞胎的老大,去年在外地做了心臟手術。聽說省城心臟專家來義診,老郭也趕緊來報名復查,老郭憨厚地說,丫頭的手術是在北京做的,這去一趟復查路費開銷不小,家里吃飯的人多,付不起。現在專家就在眼前,省了不少事。
記者好不容易擠進了專家義診區,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哭聲,讓原本悶熱的義診區格外熱鬧。一歲的邱文博是哭得最響的,他年輕的父母使勁地哄著他喝下添加有“催眠劑”的牛奶,以便盡快熟睡接受超聲檢查。半個多小時過去,邱文博終于完成了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小文博室間隔缺損,需要手術治療。雖然年幼的孩子面臨手術,這對年輕的父母坦言并沒有太多心理壓力。“我們經常上網查先心病有關救治信息。現在醫療技術很先進,周圍已經有很多在這家南昌市第一醫院成功手術的孩子,他們手術后就和正常人一樣,所以我們并不是太擔心,加上又是免費救治,經濟上也沒有負擔。”
在走廊上,記者遠遠看到老鐘師傅祖孫倆正在興高采烈地與家人通電話。鄉音難懂,只聽到老鐘最后一句叮囑:“你們放心工作,超聲專家說娃娃的病徹底好了!”雖然沒有再見到康奶奶和郭師傅的身影,但從超聲專家饒博士處得知,瑞馨的心臟缺損已經自動長好,他可以免于手術,而郭宇佩術后復查也是完全正常,想必此刻康奶奶與郭師傅回家的步履也格外輕快!
對口培訓,給基層留下不走的專家隊伍
上午臨近9時,在三樓診察室外的走廊上,一位中年男子走向了記者并問道:“請問培訓在哪里?”記者告訴他在四樓,并與他簡短地聊了幾句。他叫胡貽輝,是遂川縣泉江鎮盆珠衛生院一位鄉醫,一早就乘班車趕到縣醫院,參加先心病診療和常見心臟病診治的培訓。 “我學的專業是內兒科,臨床上也經常遇到心臟病患兒,不用出遠門就可以聽到大專家的課,這樣的機會很難得。”胡貽輝邊高興地說著,邊匆匆趕去四樓。
作為此次義診活動內容之一的心血管疾病培訓于當日上午9點正式開始。授課專家原第四軍醫大學心血管內科劉建平教授。 據了解,此次參加培訓的鄉醫有135人。
南昌市第一醫院這次走進遂川的**者,都是該院心內科優秀專家。顏友良是南昌市第一醫院院長助理,南昌市名醫,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國內紅十字會“愛心工程”胡大一**者服務隊江西南昌服務站項目辦公室主任,是江西省最早從事心臟介入診斷及治療的專家之一。不僅擅長兒童先心病介入手術,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也有深厚造旨,個人成功實施總計數千例心臟介入術。在心血管急、危、重癥治療及心血管介入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而李秀麗則是南昌市第一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國內紅十字會“愛心工程”胡大一**者服務隊江西南昌服務站隊員。致力于心血管急、危、重癥治療及心血管介入治療,尤其擅長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
矢志不渝,愛心**服務足跡遍布縣鄉
記者了解到,一整天的**活動共義診群眾189人,培訓培訓鄉醫135人。其中,饒博士完成彩超檢查98人次,熊護士長完成心電檢查76 人次。而據負責登記的愛心辦工作人員介紹,此次確診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先心病兒童有近30人,而參與義診的成年人中也有數名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復雜高危心臟病患者。記者在現場看到,專家們已經詳細登記患者信息,并將愛心聯系卡交給這些需要進一步救治的患者,以便患者隨時與愛心辦取得聯系,通過院方開辟的愛心救治綠色通道得到便捷的救治。
一天的義診和培訓活動雖然非常辛苦,但專家們沒有任何抱怨。看完最后一個患者,**隊員緊張地整理儀器設備,匆匆踏上返回南昌的路,他們還將回歸到第二天的正常工作中。
遂川站的活動只是這些年來,他們輾轉各地開展愛心**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7年來,在江西省10多個地市的城鎮社區、農村田間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或在鬧市街頭設點義診、或走村穿戶深入民居義務為貧困的小兒心臟病患者免費進行疾病篩查。他們矢志不渝執著走“為貧困小兒患者補心”之路,留下了無數暖心的故事。截止目前,服務隊先后在南昌、撫州、宜春、九江、贛州等地區63次為10.01萬人無償開展先心患者篩查。他們救治了一個又一個“蘭中華”,給無數個瑞馨一樣的留守先心病孩子的就醫帶來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