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於1957年由市衛生局投資建成,1993年首批通過國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評審。 2004年經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衛生局聯...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 > 醫院動態 > 詩一般的旅程
詩一般的旅程
時間:2012-10-30 15:58來源:求醫網
金秋十月,應學生邀請赴泰安一游,原考慮坐飛機前往,但屈指一算必須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機場,再飛行近兩個小時到濟南,即使坐小車到泰安最快也要一個半小時。聽說泰安是高鐵大站,三個小時即可直達目的地,省時、省力、省錢!于是決定坐高鐵。午后搭車到虹橋買了車票,稍等片刻就進了寧靜整潔的月臺,一輛流線型潔白的列車映入眼簾,給人一種清爽、愉悅的視覺感。如空姐般的乘務員引我進入一等座艙,坐進可躺式航空椅,感覺十分舒適。不多時,列車在不知不覺中啟動了,看著車廂上方的顯示屏,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閾內時速已達315Km/h,只見路邊建筑、樹木一閃而過,沒有列車的轟鳴聲、沒有鐵軌的碰擊聲,只有幽靜的背景音樂在耳邊輕輕縈繞;乘務員戴著微笑、推著小車送來飲料和小包零食。嘬一口飲料,看看雜志,躺在高鐵的翅膀上飛馳真是一種享受啊!僅過了25分鐘便到了蘇州,哇!太快!太美!太舒服了!我真正體會了風馳電掣的感覺。我曾經去日本看女兒,登上東京的“新干線”,同樣看著列車上方的顯示屏而曾感嘆,國內何時也能有“新干線”啊?!
白駒過隙,幾十年一晃而過,蒸汽機、內燃機都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動車、高鐵,迎來了我們的“新干線”。我看著乘務員發的小零食袋上有一句“千里京滬一日還”是啊!我終于踏上了詩一般的旅程。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曾整整十年與火車相伴。動蕩的六十年代,“文革”中大批“知青”被動員“上山下鄉”,我也趕上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湖南湘西自治州工作。我背著行囊來到上海北站,月臺上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在擁擠中登上了綠色車皮的踏板,車上車下忙碌不堪,車窗中傳遞著大包、小包,站在座位夾板上搬放被包、網袋,在恐慌與忙亂中人人滿頭大汗……。隨著火車頭噴出濃霧般的蒸汽,一聲撕心裂肺的汽笛長鳴,整個月臺一片哭喊聲,氣場甚為悲壯!列車在一聲聲巨大的轟鳴聲中緩緩駛離月臺,踏上千里迢迢的艱難旅程。車輪與鐵軌不時發出“kong—tong、kong—tong”的碰擊聲,整個車廂人滿為患,空氣混沌。若想開窗透透氣,車頭飄來的煤煙從車窗中灌了進來,撒落在你的臉上、衣上,不多時窗邊的小桌上便鋪上一層黑黑的塵埃。晚風中即使開一絲窗縫,對風的座位冷得受不了,而背風的座位熱得受不了。開飯時,乘務員推著飯車在走道的人群中艱難地蠕動,飯盒在人頭上傳遞。上午九點從上海出發,到株洲就花了二十多個小時,第二天還得換車到長沙。就火車上的折騰已讓你“脫胎換骨”了。 |
記得有一年回上海探親,當時湘黔線剛通車,我從吉首乘慢車到懷化,再轉昆明到上海的火車。列車進站時已是超載了,車門口都已擠滿了人,飛也飛不進去啊!正好有一個窗口聽到了一伙“知青”嚷著上海話,于是遞上幾支“大前門”求得他們“拉兄弟一把”,好不容易爬進了車廂,在走道中插入兩只腳,總算上了車。整個車廂就如塞滿沙丁魚的罐頭,就連廁所里也擠滿了人。到了晚上人們筋疲力盡、東倒西歪、昏昏入睡。站在走道中的人更是疲憊不堪,不少人鉆到座位底下躺下來,我也曾多次享受過這樣的“硬臥”,盡管在狹小壓抑的座位底下,但是畢竟能躺下來了,不然如何撐過這漫漫長夜啊!更苦惱的事,在這擁擠不堪的車廂里若要上廁所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再渴也不喝水!那次,車到江西臨時停車,坐在窗邊的知青紛紛爬出去解手,有一個大事沒辦完列車“kuang-dang”一聲啟動了,他還來不及提上褲便奔向車窗,人們拉著他的手,抓著他的衣領往車里拽,他的屁股還在窗外,列車已慢慢在加速了,車廂里還傳來了一片哄笑。每年探親總得經歷一次火車上的磨難,唉!崢嶸歲月,不堪回首。自從返回上海后我基本上不再外出了,即使收到會議通知我也不去,有人問我何由?我說:“我聽到火車叫就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