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醫院創辦于1886年,其前身是基督教英國安立間教會普仁醫院。這是北海,乃至廣西的第... [ 詳細 ]
暴風雨中的白衣天使
時間:2012-11-28 13:25來源:求醫網
13號臺風“啟德”肆謔北海。瞬間樹木損毀、房屋倒塌、交通困頓、停電停水。然而,在這狂風暴雨期間,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全力抗擊“啟德”。保證生命通道暢通,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72名在臺風中受傷的傷員得到了及時救治。
隨著臺風的逼近,市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的救助電話此起彼伏,急救車冒著暴風雨在一片狼藉的大街小巷上穿梭,疾駛在出事地點與前往醫院的途中。中午12時40分,第一批由于臺風“啟德”影響造成車禍的6名傷員送到急診科,其中一名鎖骨骨折的患者是重傷;下午15點臺風不斷升級出現高峰時期,16點5分急救車同時送來2名被圍場砸傷造成重傷昏迷的患者;16點10分,急救車送來一位在樓上被風刮下摔傷后被埋在沙堆里挖出來的腦出血的昏迷患者;16時20分急救車送來一位被大型廣告牌砸傷腦部、右側肢體的深昏迷學生。從15時20分開始,被大樹、電燈柱砸傷頭部、腰部的傷員,被玻璃劃傷、被石頭砸傷、被倒塌的房屋壓傷的傷員一個接一個地被送來,此時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救護車繼續救援。
此時,該院領導班子有條不紊指揮,醫院的發電機轉動起來,急救隊伍集合起來,急救物品供應起來,保證生命綠色通道暢通無阻。
該院的急診科是抗擊臺風救治傷員的第一線。急診科副主任劉志兵冒險從家里趕來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劉彩、梁霞緊急聯系院領導增援人員、聯系調配急救器械、藥品和物資,調度急診監護室、輸液室、急診急救室的梁貴、鄧燕、溫利群等12名護士以及ICU監護室的羅世輝、姚樂醫生等醫護人員全部到急診科集合投入搶救。16點30分,狂風暴雨越來越大,急救車送來的傷員也越來越多,其中最緊急的一個小時收了37名傷員,急診科頓時人滿為患,清創室、處置室、搶救室以及辦公室都擠滿了傷員。醫生護士緊張忙碌而又有條不紊地為傷員檢查傷情、清創、包扎傷口、輸液……
黨委書記劉喜松、副院長劉文海、黃少偉與職能部門領導冒著狂風暴雨巡查醫院,排查處理險情、現場指揮協調搶救工作。在外地學習的院長鐘宇華在臺風登陸后的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詢問醫院搶救工作的開展情況,每小時通過電話聽取搶救工作情況,指示醫院開放綠色通道,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根據傷員多的情況,為了讓傷者能得到及時、快速的救治,院領導立即下令,外科片各科主任派員趕赴門診部,在門診部騰出一間房子作為臨時手術室,分流救治患者。骨科主任董桂甫趕到現場,接收4名重癥患者入院手術治療,組織該科醫生同時開臺,為這些患者作肌腱斷裂修復等手術。心胸外科醫生梁彥趕來急診科,接收1名胸部外傷血腫患者入院手術治療。神經外科主任王光綠在為患者行“開顱硬膜外血腫清除術”。骨科醫生鐘毅、曹其盛,張均錦,泌尿外科醫生郭芳松、王海榮、李秀輝,普通外科醫生安沛、神經外科醫生簡俊紅等紛紛趕來,他們當中有的在趕回醫院搶救的途中被樹砸傷,有的由于家里無人照料出現漏水、浸水等不同程度的受災,有的是值夜未休息又投入參加搶救工作的人員。
一時間,醫院急診大廳集中了一批技術力量,清創縫合包等醫療救治用品一批批源源不斷供應。此時此刻,所有醫務人員都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疲倦,忘記了家里是否受災,眼前單獨的心思就是全身心搶救每一位傷員。經緊張持續8個多小時的奮戰,晚上8點30分, 不論是否有家屬陪伴,也不論是否交繳費用,70多個急診傷員全都獲得治療。急診科和骨科的全體醫生護士從臺風刮起的那一刻起一直堅守崗位搶救傷員直至第二天上午10點臺風警報解除。
臺風無情人有情,可愛的白衣天使全力救治那些在臺風中受傷的群眾,體現了的醫護人員患者至上的醫者仁心。(張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