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為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泰山醫學... [ 詳細 ]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文件
時間:2012-10-31 16:12來源:求醫網
2011年,是我院保持快速發展的重要一年,各專業學科緊緊圍繞“創三甲”的工作重心,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在人才隊伍建設、學科發展規模、新技術的開展和微創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及學科內涵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進一步加大,為學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戰略資源,人才決定競爭力。要建設技術優秀的現代化品牌醫院,打造跨區域的醫療中心,必須擁有一支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一是進一步加大研究生的引進。2011年,引進碩士研究生104人,博士研究生1人,內培在職碩士研究生10人。目前,醫院擁有高級職稱人才262人,比重達到19.2%;博士、碩士研究生高學歷人才357人,比重達到19.5%。醫院制定的研究生優厚政策得到了全部兌現,162人享受了崗位津貼, 2012年計劃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130名,目前已簽訂意向120余名,來院報到進科90余名。引進的研究生年輕有為,思想穩定,精力充沛,可塑性強,感悟性好,臨床適應快,頂班頂崗到位,尤其在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之電子病歷等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受到了廣泛贊譽,使醫院學科建設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堅持院內基礎培訓、院外專科進修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年選送25名服務骨干赴北京、上海等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外派186人參加各級學術交流活動及短期培訓班;組織全院中青年醫師進行“三基”訓練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的理論知識考試與技能操作技術比武;繼續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81名住院醫師參加了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第一、二階段的培訓與考試,全省統考合格率名列前茅。多層次的培訓,夯實了“三基”理論基礎,培養了一批服務技術骨干,為服務技術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積極推進畢業后繼續醫學教育的開展。在原有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班教學點、泰山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訓基地的基礎上,今年又與山東大學聯合開辦了博士研究生班教學點,為我院以及本地區兄弟醫院的碩士研究生的在職博士學位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年度內有兩人經濟寧醫學院嚴格遴選被聘為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承擔了濟寧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的帶教培養任務。醫院人才強院戰略初見端倪并形成了優勢,人才總量增長,人才結構優化,人才層次提高,為學科建設的發展與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加強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健全并推動醫院整體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學科建設的目標與創新水平,將影響一個醫院的持續發展與生存。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可以促進醫院特色和優勢學科的發展,形成一種輻射力量帶動一般學科,增強醫院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有利于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實現醫院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一是根據各專業學科目標計劃,重點加強優勢學科建設。積極參評各級重點學科,在原有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2個省級重點和優秀專業的基礎上,消化內科、兒內科又被評為山東省地級市中心醫院臨床重點專科;二是通過有效整合和細化,進一步健全專業科室設置,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服務流程。順利展開血液內科獨立病房,腎病與風濕免疫專業合并為腎內風濕免疫科,加大對血液透析室的整改與監管力度,重新調整血透室工作流程,有效杜絕了交叉感染現象的發生;增設婦二科病房;改擴建婦產科門診,成立生殖醫學科、婦保科、母嬰保健中心;購置“120”急救用車,完善院前急救功能,對急診門診進行了升級改造,擴大了急診診治空間,提高了急救中心的綜合應急服務能力;擴建門急診化驗室,改造門診藥房,優化檢驗、取藥流程。三是加強學術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濃厚學科學術氛圍,贏造醫院服務能力和形象。年度內舉辦了國內微湖-心血管高層論壇、山東省消化內鏡“手把手”培訓班、棗莊市腫瘤治療新進展學術論壇、新生兒急救與轉運培訓講座、抗感染學術論壇、國內基層糖尿病教育拓展計劃培訓;承辦了2011山東省消化道早癌內鏡診治論壇、2011齊魯肝病論壇暨第三屆魯南傳染病肝病學會議、山東省腫瘤化療學習班、山東省第六次放射技術學術年會暨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學習班、棗莊兒科學術論壇以及棗莊市醫學會老年醫學、病理學、重癥醫學、呼吸內科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2012年國內神經內科新進展及專業技能培訓班、2011年棗莊市醫學會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年會。學術會議是近年舉辦最多和省級以上學術活動最多的一年。舉辦各類服務講座、培訓46次,組織院內臨床病例討論65次;邀請優秀專家來院講學、會診、指導工作306人次;聘任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孫若鵬、王紀文教授和山東省立醫院韓波教授為我院客座教授。與國內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和空軍總醫院建立了技術協作關系,成立了國內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滕州協作中心、空軍總醫院呼吸監護治療滕州協作中心。各類形式的學術交流既提升各學科的服務內涵建設,又加大了與上級專家的交流和醫院的服務能力與形象。四是加強重點學科服務考核,進一步加快學科建設步伐。通過重點學科建設年度考核,各學科服務工作指標大幅增長,高學歷、高學位人才逐漸成為學科的優勢群體,職稱結構趨于合理,醫療新技術和微創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穩步提升,科研創新成果豐碩。同時,學科在夯實基本醫療任務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和惠民工程。消化內科完成了我市第二期淮河流域食管癌早期篩查1916人,胸心血管外科完成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免費手術45例,口腔科完成“微笑列車”唇腭裂修復術21例,眼科完成貧困白內障“復明工程”手術450例。通過醫院對重點學科建設支持政策的影響及重點學科的“龍頭”帶動作用,醫院其他一般學科也呈現出爭創重點學科(專業)的良好發展勢頭。
三、積極開展并應用醫療新技術和微創醫療技術,區域品牌優勢彰顯
科技創新是學科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和靈魂,是學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取勝的法寶;學科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創新研究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有創新才能有發展,尤其是微創醫療技術,包括微創外科、腔鏡及介入治療等,將是未來醫療的發展方向。為此,醫院制定了《醫療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微創醫療技術獎勵辦法》等有關文件,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大力支持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促進高新技術、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并逐漸形成優勢、產生效益。一是年度開展新技術項目48項,其中39項由我院專家獨立完成,9項由上級專家協助完成,由上級專家協助完成的按照醫院(2011)14號文件精神不參與新技術項目的評選。對于選出的新技術項目既有在原介入或微創診療技術的改進與提升如經橈動脈穿刺在復雜冠脈介入診療的應用、微切口的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等;也有借助于醫療設備將各種先進的微創診療和應用技術引用到我院并創造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如鈥激光在泌尿系結石的碎石術、影像引導精確放療術(IGRT)及CT-MRI下的各類影像技術等;也有通過改變傳統的診療模式在保障醫療效果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減少病人創傷和痛苦,如腹腔鏡下直腸癌治療術、內鏡下消化道早癌及間質瘤切除術、關節鏡下交叉韌帶重建術等。雖然這些新技術項目開展的水平級別不同、例數多少不一,但從一定程度上反應我們有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仍能以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和最大程度的讓患者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為準繩工作,也因此推動了微創醫療技術推廣和應用。年度內開展放射介入、腔鏡及內鏡下診療和改良小切口手術等各類微創醫療技術3353人次。這些微創醫療技術部分是處于省內優秀或先進水平且仍是棗莊市內**開展如ERCP、腦血管病介入診療等;也有的是處于省內先進且市級優秀水平如復雜冠心病介入診療、婦科及泌尿系疾病各類腔鏡下的治療、關節鏡下的各類診療等,尤其是在入選的微創診療項目絕大多數是作為自身技術獨立完成,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模式并規模開展,取得很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無論是新技術項目的開展還是微創醫療技術的廣泛應用,更多的是患者獲益,如各類腔鏡和內鏡下的診療、穿刺和手術切口的改良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減少痛苦和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精確的放射治療在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的基礎上又最大限度的減少非病變組織器官的損傷等。二是積極開展科研創新,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2011年組織完成科研鑒定22項,獲棗莊市科技進步獎20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3項);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92篇(其中SCI收錄期刊論文3篇,中華系列雜志論文43篇),出版專著13部,取得實用型專利43項;獲國家發明銅獎1項。三是外埠病人日漸增多,品牌優勢明顯提升。學科專業的重組及加強(婦產科、普外科及新生兒等)、醫療設備的增設和各類微創醫療新技術的應用使醫院服務半徑達到100公里,覆蓋人口超過300萬人。外埠病人比例持續上升,產科專業達到23%,兒科專業達到17.8%,消化內科專業達到15.6%,普外科專業達到13.4%,小兒外科專業達到12.9%,婦科專業達到12.9%,骨科專業達到12.7%,腫瘤專業達到11.7%。外埠病人比例最高的為新生兒科達到27%,服務品牌效應逐漸提升。
四、迎評創建,學科內涵建設得以提升
通過醫院迎評創建工作,使科室建設和內涵質量不斷得到提升。一是科室制度建設不斷健全并且各類人員通過培訓對其職責和制度的知曉率不斷提高;二是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和患者安全的各種知情同意得以提高和完善;三是抗生素應用得到很好規范,目前已達到衛生部對三級醫院要求的指標之內;四是院感控制工作得到很大提高,如病原微生物送檢、目標性監測指標及手衛生執行等;五是通過優質護理和責任制護理等工作的細化拓展等,使科室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五、存在不足及改進
學科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結合三級綜合醫院評審細則要充分認識我們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在學科發展中銳意進取的創新意識不夠、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觀念尚未完全甩掉,科室發展中的團隊意識不夠;二是在學科管理和建設中既存在部分職能的管理、指導不到位,也存在科室對制度的執行不到位或工作不能夠較好的留下痕跡;三是科室間發展中的極不平衡性,部分科室歷時數年工作無起色、甚至較為滯后;四是部分科室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患者安全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與加強;五是高層次的重點學科(專業)較少,缺乏影響較大的省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級重點學科(專業)**醫院整體工作的快速發展。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醫院實現倍增計劃第二個翻番的關鍵年。醫院的中心目標任務是:以迎評創建為總綱,全面推進醫院內涵建設。提高醫療質量、保證患者安全、加快醫院由“區域優勢”向“品牌優勢”的轉變;并由“管理主導型”向“技術**型”轉變、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品牌競爭力,形成跨縣域的醫療中心。圍繞中心目標任務,為進一步推進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步伐,醫院制定了新的《學科建設與管理辦法》。結合醫院全面開展迎評創建活動及內科系病房大樓的即將啟用,尤其是近期市衛生局發出的“關于申報市醫藥衛生重點學科的通知”,學科建設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機遇。一是要徹底轉變管理理念,從學科建設上打破傳統的行政管理格局,建立學科委員會,以學術**學科學術發展;二是要全面推進中高端先進技術、微創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充分展示現代化區域品牌醫院的技術水平優勢;三是重抓重點學科建設,以市衛生局重點學科和省重點專業管理細則為指導,通過學科建設管理辦法,優化學術資源,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級科技資助項目和科技成果,以形成新的技術創新點,在積極創建棗莊市級重點學科的同時,力爭再創1-2個省級重點專業,再造學科影響力和輻射力。新的學科建設年要抓住新的機遇,實現新的跨越,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力爭2012年微創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在我院全面鋪開,更好地為廣大人民健康服務。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