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創建于1949年,1991年搬遷至現址,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內設臨床科室28個,醫技科室11個,行政... [ 詳細 ]
以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為契機 努力深化內涵質量建設 推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
時間:2012-11-01 10:49來源:求醫網
一、堅持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努力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濮陽市人民醫院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與中原經濟區戰略相適應,我市以建設省際交會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發展定位,衛生事業以建設省際交會區域醫療中心為目標。在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的進程中發揮骨干和**作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院規劃占地240畝,現有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100張,日收治住院病人達1560人。我們堅持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以建人民滿意醫院、辦百姓放心醫院為目標,堅持“誠信建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管理興院”的辦院理念,以“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為價值標準,積極弘揚“淡泊名利、吃虧奉獻、愛崗敬業、創新實干”的濮陽精神,全院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主動減少各種消耗、努力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我們堅持以“十大指標”宏觀監管為抓手,著力加強醫院內涵質量建設,在滿足社會不同層次醫療需求的同時,通過按病種付費、臨床路徑管理、藥占比和抗占比控制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1年,新農合住院病人的次均費用較上年僅增長3.55%,有效遏制了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勢頭。補償比較上年提高7.12%,自費比較上年下降2.69%,平均住院日縮短0.6天,參合患者受益水平顯著提高。
二、積極參與醫療市場競爭,用好服務、好質量、好醫德讓患者滿意
人的健康需求是無限的,理論上的醫療市場也是無限的,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構成了現實的醫療市場,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療機構的發展狀況。新農合制度補需方擴大了“市場”,在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的同時也促進了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但醫療需求的“趨高性”和醫療機構對利益的追逐如超出患者和社會承受力的過度醫療、不夠規范的競爭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弱化等,需要政府的科學調控和干預。不同國情的衛生事業有著不同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但不同所有制、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有序競爭、職責明確的體系最富有效率和公平已成為基本共識。構筑這樣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有力地控制疾病、有效地治療疾病是“病有所醫”的必由之路。
市級醫療機構上承更高水平的醫院、下啟縣鄉醫療機構,既要努力學習上級醫院、又要支持縣鄉醫院發展,既有共同提升服務能力的責任,又存在相互競爭的利益沖突,但公立醫院決不能把經濟利益作為主要目標,而要把社會效益和科學運營作為重中之重,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讓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我們在體現公益性的過程中,努力提升參與醫療市場競爭的能力。今年第一季度,我市新農合住院病人在省(及以上)、縣、鄉醫療機構住院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71.76%、50.92%、73.38%,而市級醫療機構只增加了8.84%,我院新農合病人卻增加了52.99%,占市直定點醫療機構(11家)病人的比例由去年的34.30%增加到48.21%。
三、深刻領會支付制度改革的內涵,把切實維護群眾健康權益的要求落到實處
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有效干預醫療市場,既降低了新農合基金的風險,又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率,對深化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推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深刻領會其豐富的內涵,積極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管和考核,把改革的“目標原則”與“十大指標”宏觀監管、醫藥費用控制、質量考核、滿意度管理等有機結合,確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
我們要將壓力轉化為科學發展的動力,在因病施治、合理檢查、科學用藥上下功夫。總額預付減少了醫院資金墊支,也給出了不同層級醫療機構在新農合醫療市場的基礎份額,對基層醫療機構發展必將起到促進作用,對市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加強內涵質量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完善“四控二提”的管理機制,即控制次均住院費用、平均床日費用、目錄外藥品和診療項目費用、運營和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數量和質量、提高醫患滿意度,將控制目標細化分解、嚴格考核、持續改進,努力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參合農民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參合農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在住院病人不斷增加的同時,通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使患者切實感受到支付制度改革的成效,得到實惠。
新農合支付制度改革是關涉民生的重要舉措,我們要迅速地把大會精神宣傳貫徹好、按照要求認真落實好,積極探索建立費用自我約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完善內部運營機制和服務激勵機制,努力減輕參合人員就醫負擔,為維護群眾的健康權益發揮表率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