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前身為江門市中醫院)成立于1958年,... [ 詳細 ]
自然通道治愈巨大腎鑄型結石合并復雜泌尿系感染
時間:2012-11-01 19:32來源:求醫網
74歲的杜老太,以“反復尿頻、尿急、尿痛半年”入院,入院檢查B超提示左腎鑄型結石,結石最大徑約74mm。中段尿培養同時提示肺炎克雷白亞型。藥敏提示患者對多種抗菌素耐藥,只對泰能敏感。
經臨床分析考慮泌尿系感染與患者左腎巨大鑄型結石有關,若不清除左腎結石,感染很難控制。患者形體偏胖,身高160cm,體重70kg,傳統治療此類結石患者采取“經皮腎盂鏡取石術”,一種通過皮膚向腎臟建立一個微小通道,進行碎石取石。但考慮患者高齡,形體偏胖,復雜性感染等多種因素,若采取上述微創治療,很容易出現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及大出血風險。我院泌尿外科經集思廣益,決定為患者選擇一種更安全,創傷更小,基本無創的手術方式——經人體自然通道鈥激光碎石取石術。
此種手術方式就是通過尿道進入膀胱、輸尿管、腎臟,置入一種可以彎曲的纖維輸尿管軟鏡。輸尿管軟鏡工作通道內置入鈥激光光纖(直徑約為馬偉鬃粗細),把結石擊碎呈粉末狀,同時把結石沖出體外。
經過連續4個小時的兩次手術碎石過程,為患者解除了連月來的痛苦。術后患者的結石分析為尿酸結石及碳酸磷灰石結石,為一個感染性結石為主的混合型結石。術后6小時杜老太即能下床活動、進食,三天后康復出院。
相關比較:如果該患者采取“經皮腎盂鏡碎石取石術”,患者需要行至少2次手術,因患者鑄型結石為感染性結石,中段尿培養中有明確的多種耐藥菌,手術后發生全身感染的幾率極高,因腎盂內長期感染灶存在,腎臟大出息的風險增加。術后需要平臥2-3天后才能下床活動,1-2天后才能進食,患者會出現術口疼痛,術口出血等。
相關信息: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2006年在國際上報道首例運用該手術方式成功完成的病例,國內2007年上海最先引進此項技術,在2008年年底我院就在廣東省率先開展此手術,并成功申請省、市級兩個課題。我們是使用直徑約2mm的柔軟的光學纖維及廣角鏡頭,能各上、下彎 270度,經過尿道、膀胱、輸尿管進入腎臟,直達病灶部位清除結石,傳統輸尿管硬鏡因為不具備可彎曲性,對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治療受到明顯限制,若碎石過程中結石跑到腎內其他腎盞,尤其腎下盞,導致碎石失敗,而輸尿管軟鏡的運用可以解決這一技術瓶頸,即使結石跑到腎下盞也可以尋及并粉碎掉,整個過程患者身上無傷口,而且創傷非常小,術后恢復快.
江門市五醫院中醫院是國內率先開展經人體自然通道治療上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上段結石)為數不多的單位之一,因其清石率高、創傷小,患者痛苦輕微,廣泛運用各種腎結石(包括腎鑄型結石),為廣大結石患者樂于接受,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操作的熟練,耗材大大降低,手術費用接近傳統經皮腎盂鏡取石術,避免了經皮腎盂鏡取石術的大出血的風險,手術前、手術后配合特色的中醫治療,使結石治療效果更確切,痛苦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