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醫院(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是瑞安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是浙江省衛生廳核準... [ 詳細 ]
一輩子做個好醫生
時間:2013-03-01 14:02來源:求醫網
丁繼光,是瑞安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在這個位置上一干就是10多年。他常年從事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每日面對的是有一定傳染性疾病的病人,工作的環境和防護措施有限,風險性且大。許多以前在一起工作的同志堅持不下去了,陸續調離。家人和朋友都曾好心勸他離開,他亦有許多調動的理由,但為了這一生最愛的事業。他克服了種種的困難,放棄了離開。正因為他的執著,也正因為他的熱愛,在感染醫學這個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經歷了種種的風險。
“非典”時期的“零距離”
2003年是非常時期,國內人民經歷了“非典”帶來的巨大的創痛。瑞安市作為改革開放最早的城市,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丁繼光說起那個非常時期,依然感慨不已。
“那時候,人們往往把非典和死亡聯在一起,可以說是談‘典’色變。我們作為醫務人員沒有退卻,在這非常時期我們只有一個信念,人們的生命高于一切!”
來自連云港的首例“非典”疑似病人在瑞安發現,丁繼光和他的戰友們日夜堅守在隔離區內,冒著死亡的威脅,和患者“零距離”,治療、生活護理。沒有一句埋怨,沒有一絲后悔,心中單獨的牽掛就是患者的健康。當卸下沉重的防護服與防護鏡,他們的臉上,疲憊與平靜奇異地并存。每當他們從電話中聽到親人們的聲音,心中翻滾著種種復雜的情感。他們感激院領導的信任,也感謝親人們的寬容。
當首例“非典”疑似病人,從隔離區轉出,丁繼光的心也卸下了巨石。丁繼光和他的感染科團隊是第一批進入抗擊“非典”前線。在那刻苦銘心的100多天中,丁繼光和瑞醫人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擊“非典”的故事,也創造了“零感染、零死亡”的驕人的業績,為全市抗擊“非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患者是他心中永遠的愛
從醫二十幾載,丁繼光心中惟有患者。和他共事多年的原傳染科護士長陳愛玲是這樣形容老主任的:“在丁主任心中,科室就是他的家。他大部分時間在科室里,在他的日程表上沒有休息二字。”同事們清楚地記得,在應對“手、足、口”患兒高峰期和“禽流感”的危重患者救治時,作為搶救小組的專家,他謝絕了應酬,時刻待命。那時候,他沒日沒夜,帶領著感染科團隊和疾病搏斗,應對突發事件,維護了社會安定,保障了人們身體健康。
2011年1月,一位患者因患肝炎,肝硬化,由于膽囊切除導致出血、休克而入院。呼吸急促,四肢發涼,神志欠清,病情十分危重。病情就是命令!丁繼光立即組織搶救。抗感染、保肝降酶治療,并連夜請上海專家會診,多管齊下。當病人轉危為安時,他自己卻累倒在病床前。
他視病人為親人,一心一意為病人著想,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為患者奉獻的精神贏得了病人的尊重和愛戴。把病人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病人的利益就是最高的利益,這是他多年行醫的行為準則。
勇于實踐求創新
丁繼光是一個頭腦清淅,善于捕捉醫學領域前沿信息的專家。他清楚,做一名合格的醫生,必須掌握過硬的服務技能。他嚴格按這個標準要求自己,以極大的工作熱情投入傳染病事業之中。他訂閱國內外學術期刊,認真研讀醫學專業著作,及時掌握國內外學術發展動向。在臨床工作中勇于實踐、大膽創新,醫療技術日趨成熟,由一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成長為學科的帶頭人。他本人先后有數十篇論文在省市級雜志上發表、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
在重癥病人救治過程中,丁繼光帶領感染科團隊,在疑難疾病的鑒別診斷中,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的摸索中,通過無數次磨練和經驗總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功搶救了不少頻危的病人。感染科作為溫州市重點學科,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學科帶頭人,他善于調動每位同志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多年來,醫院經常將一些新畢業的或新調動來的同事交給他帶教。對年輕醫生,他毫無保留地悉心傳技、甘當人梯,為他們提供發揮才能和展現水平的機會,為他們早日成才提供平臺。
“以白求恩為榜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輩子做一名好醫生”,這是丁繼光從醫第一天立下的誓言。幾十年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寫就了不平凡的人生,用一顆永恒不變的愛心詮釋了大醫無形、大愛無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