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醫院始建于1956年,1996年在蘇北地區率先創建成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2012年再次被國家評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醫院先后榮獲:國內衛生... [ 詳細 ]
我市構建市縣中醫發展聯動網絡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時間:2012-11-02 14:17來源:求醫網
今日彭城,傳統中醫地位不斷提升,濃濃中藥氣息飄香全城。
今年7月,徐州市中醫院獲評“國內三級甲等中醫院”。在它的**和指導下,經過多年發展,徐州六縣區中醫院均在專科建設、人才培養、醫院管理、設備設施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鎮級和社區中醫藥事業發展迅速,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記者從市衛生部門獲悉,徐州市已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蓋市縣鎮三級的中醫發展聯動網絡,推動我市中醫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拓寬市縣協作渠道
2009年,徐州市中醫院發起組織了徐州地區中醫醫院的首次“院長例會”。至今,院長例會已經召開了12次會議,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和各中醫院院長均定期參加,圍繞例會主題展開討論,各家醫院互通有無,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互動平臺。
徐州市中醫院無疑是全市中醫事業的領頭羊。它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協作科室1個,省級重點專科7個,市級重點專科9個,已形成了專科俱全、特色鮮明的專科體系。此外,醫院還擁有130多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碩士以上學歷員工近百人,組建起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在醫院管理和發展經驗,被江蘇省衛生廳、省中醫藥局譽為“徐州模式”向全省推崇。
徐州市中醫院對縣區中醫院指導的重頭戲是積極助推創建國內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單位和開展中醫藥“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切實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在市中醫院的幫扶下,2010年沛縣華佗醫院在“醫院管理年”活動中榮獲國內縣級中醫院第一名,2011年邳州市建設成為“國內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單位”,睢寧縣中醫院則獲得市中醫院贈予的價值近百萬的先進設備。2012年市中醫院組織醫務部、護理部、藥劑科等多部門再赴六縣市區中醫院指導創建工作,幫助邳州市中醫院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中醫醫院。邳州市宿羊山衛生院、銅山區漢王衛生院、新沂市阿湖衛生院、睢寧縣雙溝衛生院、賈汪區大吳衛生院成為江蘇省鄉鎮衛生院示范中醫科建設先進單位。
加強社區中醫服務
眼下,走進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能看到古色古香的中醫診區和中藥房。2011年初,徐州市衛生局決定,用兩年時間,使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開展中醫藥服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人員100%參加基層中醫藥服務人員培訓,并明確提出由徐州市中醫院具體負責實施此項工作的落實。
如今,這項工作已基本全面完成。據介紹,全市所有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開展了中醫藥服務,中醫藥診區面積不少于70平方米,開設中藥房,配備250種以上的中藥飲片和50種以上的中成藥,提供包括針灸、推拿、火罐、敷貼、刮痧等6項以上的中醫服務,主治及主治以上的中醫師幾乎每個月登門服務居民。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名具有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社區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培訓率達到100%。
讓老百姓就近看好病
在市中醫院的指導下,目前我市六個縣市區中醫院均有一個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多個市級重點專科或建設單位。通過全方位的技術協作,基層轉診病人明顯增多,院際之間的會診增多了,技術合作機會增多了,城鄉人民群眾享受的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范圍擴大了,一些急難危重癥患者在當地醫院就能得到有效及時的治療。
據了解,市中醫院牽頭舉行了徐州市優秀青年中醫人才“拜師儀式”,選出了19名技術高、醫德好的在職骨干醫生對來自六縣區中醫院的32名臨床人才開展“一對一”指導,基層中醫醫護力量顯著提高。“過去覺得有大病了必須去市里、南京一些大醫院才能看病,現在可不一樣了,市級專家定期來縣里會診,縣醫院的專家也多了,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疑難雜癥了!”沛縣村民張成高興地說,三級中醫發展網絡的建設,為他們節省了醫療費用,減輕了看病負擔,老百姓很支持。
(徐州日報社記者:曲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