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脫胎于1956年成立的江蘇省寶山縣人民醫院。1958年,寶山縣劃歸上海市,成立上海市寶山縣人民醫院。1983年,升級為寶山縣中心醫院。... [ 詳細 ]
援疆行——葉城印象
時間:2012-11-07 10:33來源:求醫網
從喀什出發,乘坐3.5小時的救護車,途中經過約2小時的茫茫無垠的、罕無人跡的、連牛羊都看不到的毛戈壁,我們終于來到了此次援疆行的終點—葉城。剛進葉城界,迎接我們的是漫天的灰塵和飛來的黃沙,頓時感到鼻腔和喉嚨干澀,下意識地關閉了車窗,再往前走,眼前逐漸出現了點點綠色,由遠及近,進入眼簾的是綠樹掩映下的村莊和穿著亮麗色彩民族服裝的維族群眾,我們似乎來到了異域國外,我們迫不及待的打開車窗,一股清新涼爽的風迎面撲來,把一路舟車勞頓和睡意一掃而光,我們都坐起身睜大了眼睛注視著車窗外的每一幅畫面,探究著我們即將工作、生活的這一片充滿神奇色彩和異域風情的土地。
葉城,是喀喇昆侖山下的一座古城,因處在葉爾羌河沖積平原而得名,為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處在新疆、西藏兩區、喀什、和田、阿里三地區要沖,是往西藏和西亞的咽喉之地,通往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的出發點。葉城素有“國內核桃之鄉、大籽甜石榴之鄉、玉石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葉城縣有人口50余萬人,有 13個民族,以維吾爾族為主。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佳節、婚事、喜慶活動都要演唱和舞蹈。
葉城縣城不大,很快我們就來到了住宿地——葉城縣政府西苑援疆樓前,車門一開,一雙雙熱情的手便把我們牽下了車,沒等寒暄問候幾句,新疆葉城分指揮部和葉城縣人民醫院的同志便七手八腳地拉著行李將我們送進了宿舍,送水的、送水果的,忙得不亦樂乎,當地同志們的樸實、熱情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坐下來仔細一瞧,沙發、茶幾、電視、書桌、煤氣灶、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就這樣,當地的領導還說:“這的條件比較艱苦,給大家準備的還很不夠,碰到困難、需要將盡一切努力滿足大家”,事后我們才知道,給我們準備的一切已是這里較好的了,為我們的到來,當地的同志已經竭盡所能忙碌了好長時間了。坐在敞亮的房間里,想著那一雙雙熱情的雙手,一句句真誠、樸實無華的問候,我們的心靈似乎也被剛進葉城時的風沙滌蕩地無比純凈;來之前的憂慮亦被這風沙一掃而光。
當晚吃完晚飯,老援友們帶我們熟悉環境。都已經10點了,太陽依然掛在西邊不肯離去,金黃色的余暉灑在長長的葡萄藤長廊上,青的、紅的、紫的,在陽光的映襯下,一串串葡萄像一顆顆閃亮的玉石分外好看。葡萄藤的周邊有李子樹、桃樹、梨樹、核桃樹、蘋果樹,也都結滿了果實,雖還沒有成熟,但陣陣果香已沁人心脾。道路的旁邊是援友們的自留地,整齊的地壟,綠油油的菜地,有辣椒、生菜、南瓜、黃瓜,再點綴著些許泛紅的番茄,這一切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美麗的葉城,瓜果飄香,民風樸實。雖然現在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可這是一片沃土,沒有理由一直貧困下去,它正等待著一批批**者為它增光添彩,這也正是我們此行援疆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