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是福建省最早的醫院之一,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前身系英國教會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1912年改... [ 詳細 ]
我院是福建省最早的醫院之一,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前身系英國教會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1912年改稱“莆田圣路加醫院”, 并附設了“圣路加高級護士助產職業學校”。1953年改名“莆田醫院”,2003年升格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2009年掛牌“南方醫..." />
我院是福建省最早的醫院之一,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前身系英國教會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1912年改...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11 09:20來源:求醫網
走進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映入眼簾的是醫生、護士忙碌的身影,聽到的是輕聲的言語,看到的是微笑的面容。這一切,源于這里擁有一批賦有愛心、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白衣天使。他們傳承了該院心內科這一老品牌科室的“優良的服務、過硬的技術、勇于創新的精神”優良傳統,并使之發揚光大。
該院心血管內科是是重點學科,承擔著醫療、教學和科研的任務是全市心血管學科發展的領頭雁,在全市醫療系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莆田市醫學會心血管內科學分會和莆田學院心血管掛靠單位。該科室醫療設備先進,配有美國惠普5500型心臟彩超、C臂X光機、十二導動態心電圖、等精密儀器。為了在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為了實現“讓人民愿意來醫院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莊嚴承諾。心血管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在科主任的帶領下,自定目標,自加壓力,憑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在醫學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醫學難關。心血管內科主任、共產黨員吳梅芳副教授,在分管副院長的指引下,帶領心血管內科醫療團隊,先后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脈內支架植入術、急診經皮冠脈內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簡稱PCI)、安裝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簡稱ICD)等新技術、新療法。這些手術均為我市率先開展,填補了我市同類醫學領域的空白,使我市心衰、心律失常治療與心臟起搏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2008年,心血管內科在全市首家開展了心血管介入治療,發展至今,挽救了數百例心肌瀕臨壞死的患者。2010年,成功為一位70多歲老人安裝了ICD,挽救了患者生命,此項技術全市首例。多少個全市首例在該院心血管內科誕生,真是數不勝數。
心血管內科病人多,工作繁忙,醫護人員上一天班,顧不上喝水,顧不上上廁所是常有的事;每天一個班下來,人往往口干舌燥,雙腿腫痛。盡管如此,科室成員卻沒有一個喊苦叫累,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他們樂于吃苦,勇于奉獻,患者的康復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危重患者轉危為安就是他們莫大的安慰。醫生夜值班上堅決執行三線值班,護士執行了APN班,2010年,該科整個護理團隊積極響應衛生部的號召,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成為醫院第一批試點病房。自開展活動以來,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均達到95%以上。目前,該科進行了全院范圍的護理大查房,切實解決了該科室病人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護理質量。
該科重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有醫務人員48名,平均年齡30.05歲。這里有全院最年輕的科室負責人,最年輕的主任醫師,全院第一個護理本科生和全市單獨的護理碩士研究生。該科室堅持每月定期開展急救知識技能考核和科內服務學習。每年選派2-4名醫務人員去國內優秀醫院進修或參觀。目前正選派2名骨干醫師準備赴新加坡留學深造。2008年該科承辦全省心血管病學習班。目前該科室科研學術成績斐然,近5年來該科醫護人員在省科技局立項2項,省教育廳立項1項,市科技局立項4項。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2011年心血管內科宋美燕護士長被衛生部授予的“國內優質護理服務考核優秀個人”,該科室被評為市級“青年文明號”,還有5人次被上級評為 “優秀共產黨員”、“市長征突擊手”、“優秀護士”、“三八紅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