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檢查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生化學檢查根據不同的臨床類型而不同,一般應做下列幾項檢查:
1、心電圖
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癥狀發作時是最重要的檢查手段,還能夠發現心律失常。不發作時多數無特異性。心絞痛發作時S-T段異常壓低,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出現一過性S-T段抬高。不穩定型心絞痛多有明顯的S-T段壓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時的心電圖表現:
①急性期有異常Q波、S-T段抬高。
②亞急性期僅有異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數天至數星期)。
?、勐曰蜿惻f性期(3~6個月)僅有異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續6個月以上,則有可能并發室壁瘤。若T波持久倒置,則稱陳舊性心肌梗死伴冠脈缺血。
2、心電圖負荷試驗
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藥物負荷試驗(如潘生丁、異丙腎試驗等)。對于安靜狀態下無癥狀或癥狀很短難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過運動或藥物增加心臟的負荷而誘發心肌缺血,通過心電圖記錄到ST-T的變化而證實心肌缺血的存在。運動負荷試驗最常用,結果陽性為異常。但是懷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3、動態心電圖
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并分析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此技術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運用于監測電活動的研究,所以又稱Holter。該方法可以觀記錄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狀態下心電圖的變化,如一過性心肌缺血導致的ST-T變化等。無創、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4、核素心肌顯像
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進行運動負荷試驗時可做此項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結合運動負荷試驗,則可提高檢出率。
查看更多關于確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檢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