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癲癇都與哪些疾病相相鑒別
時間:2016-05-09來源:求醫網
現在很多人現在都在糾結額葉癲癇的診斷,因為這種發生在腦部的疾病,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大家都想知道怎樣的癥狀才算是患了額葉癲癇,在以前我一直以為額葉癲癇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額葉癲癇是發生在小孩身上,讓我有一點驚訝。下面小編我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額葉癲癇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額葉癲癇的診斷并不難,首先判定是否為額葉癲癇,其次要確定發作類型,最后找出病因或腦損傷部位。但臨床上有大約l/3的病人,經多種檢查,試圖通過儀器查出證據,但只見發作,而檢查指標不見異常。目前本病的診斷依據主要靠臨床表現,典型的發作對確定診斷有決定性意義,所以詳細、完整、準確、清晰的病史、體格檢查及神經系統檢查、腦電圖檢查及有關實驗室檢查便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
在診斷時應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①發作性癥狀是否為額葉癲癇;
②如果是額葉癲癇,是什么類型的發作,是否為特殊的額葉癲癇綜合征;
③如果是額葉癲癇,是否存在致癇病灶,是否有誘發因素,誘因是什么。
因大多數患者發作時有一定的意識障礙,本人對發作過程不能表達,又因為醫師很少目睹患者的發作過程,所以詳確的病史主要靠患者家屬或目睹者陳述出來,密切配合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以便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加重。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希望從某些儀器上得到診斷依據,但有5%—20%的癲癇發作患者腦電圖正常,重要還是看臨床癥狀,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使病情加重才開始治療,這是極其錯誤的認識,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據臨床上的統計,大約三分之一的暈厥患者被誤診為額葉癲癇,所以怎么鑒別額葉癲癇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和暈厥區分開來,暈厥和額葉癲癇極易誤診的原因是兩者都是臨床上常見、且伴有許多相同的發作性表現:意識喪失、陣攣性跳動、瞳孔擴大、強直性驚厥、大小便失禁、唾液分泌增多,伴有嘔吐的發作后疲勞,在暈厥和額葉癲癇中都可能出現。因此,這些癥狀中的某個或幾個存在與否,對額葉癲癇和暈厥的診斷也就無鑒別價值。強調意識喪失的患者有無驚厥,來作為額葉癲癇和暈厥的區別也是不可取的,因而,診斷只能建立在對額葉癲癇和暈厥每個癥狀的詳盡資料進行仔細分析的基礎上。
還有的是暈厥常由焦慮或疼痛誘導,都在站立或坐位時發生,伴有面色蒼白、大汗、無強直陣攣活動和舌咬傷、或發作后意識模糊、昏睡及頭痛。發作時心率減慢,雖然部分發作也可有心率減慢,但很少引起心動過緩。而額葉癲癇是神經元異常活動的結果,臨床主要表現為刺激癥狀,故強直、陣攣、跌傷、舌咬傷、大小便失禁,比暈厥常見得多,抽搐持續的時間比驚厥性暈厥長。
目前最重要的是腦電圖對額葉癲癇的鑒別有很大的價值,對于強直陣攣發作的患者,在強直期表現為振幅逐漸增強的彌漫性10hz波,陣攣期為逐漸變慢的彌漫性慢波,雜以成群的棘波,失神發作可見到規律和對稱的3hz棘一慢波,不規則l~2。5hz尖-慢波和多棘-慢波,間歇期80%患者的腦電圖異常。而暈厥患者主要為慢波,間歇期腦電圖多數正常,如仍不能確診者,尤其是很難區別驚厥性暈厥和額葉癲癇時,二十四小時動態腦電圖監測或視頻腦電圖在鑒別中特別有幫助。
以上就是關于額葉癲癇與哪些疾病相鑒別的詳細介紹,希望對您能有幫助。最后,希望廣大患者朋友可以早日康復。
【本文由北京華盛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額葉癲癇都與哪些疾病相相鑒別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