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容易發生的解剖原因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外鼻位于面部正中,形似一個基底在下的錐體。上端位于兩眼之間,與額部相續,稱鼻根;下端向前突出,為鼻尖。鼻根與鼻尖之間為鼻梁,鼻梁兩側為鼻背,鼻尖兩旁的半圓形膨隆稱鼻翼。外鼻下方有兩個開口,稱鼻前孔。兩鼻孔之間的小柱為鼻小柱。外鼻形態由骨及軟骨構成支架,外覆皮膚及軟組織,鼻骨骨折容易發生在鼻梁和軟骨。
額骨鼻突、鼻骨、上頜骨額突為直接支持外鼻的骨骼,篩骨正中板為外鼻的間接支持骨骼。鼻骨下緣、上頜骨額突內緣及上頜骨腭突的游離緣,共同圍成骨性鼻孔,稱梨狀孔。
鼻骨左右各一,為不規則梯形骨片,其大小及形狀很不一致。鼻骨位于鼻梁的最高部位,有上、下、內、外4個邊緣和前、后2個面。上緣窄而厚,呈鋸齒形,以鼻額縫與額骨鼻突相連接,為鼻骨的堅強附著點,使鼻骨支撐外鼻,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下緣展開如扇面,薄而銳利,借堅韌的結締組織與側鼻軟骨連續,此處易受傷骨折而致鼻梁塌陷。內側緣上厚下薄,以鼻骨間縫與對側鼻骨內側緣相接,并在其后面成一厚骨嵴。外側緣全長以鼻頜縫與上頜骨額突相接,以此形成鼻背的寬度,此處易受外傷發生錯位。前面或外側面表面平滑,上部稍凹,下部膨隆,近中央有小鼻骨孔,為血管神經的通路。后面或內側面呈凹形,有一縱形的篩骨鉤,為鼻睫狀神經支經過處。其內半部有骨嵴,愈向上愈突出,與對側的骨嵴合成一粗嵴,此嵴由上而下與額棘、篩骨正中板的前上緣及鼻中隔軟骨相連接。若篩骨正中板及鼻中隔軟骨斷裂、脫位,則外鼻重力將其牽引向下,亦可導致鼻梁塌陷。
查看更多關于鼻骨骨折容易發生的解剖原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