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癥的人內心究竟是怎么樣啊
時間:2016-10-31來源:求醫網
前些日子,男星喬任梁不幸離世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我們扼腕嘆息時,謀殺了喬任梁的抑郁癥,也再度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我多么不想通過一場悲劇來進行宣教,然而正是這很多人“不以為然”的抑郁癥,一次又一次悄無聲息的吞噬每一位患者的求生意志,張國榮、陳寶蓮、陳琳都曾飽受抑郁癥折磨甚至結束了鮮活的生命。
曾經也是一名抑郁癥患者的央視主持人崔永元,此前更新微博:當你長時間陷入焦慮、失眠、沒有胃口、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愿見人社交時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癥了。它就像傷風感冒一樣,每個人一生中或在某個階段都會與抑郁癥“不期而遇”。抑郁癥可能是當下最需要被正視和理解的精神疾病。
女性高發:80%抑郁癥誤診或漏診
有研究表明,國內的抑郁癥患者目前已達到9000萬,已成為我國疾病負擔排名第二的疾病,至少20%的患者有過自殺傾向。當中抑郁癥的發病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近2倍以上,這是因為在當今社會女性不僅和男性一樣承擔著職業壓力,還得面對月經期內分泌變化,懷孕、流產、分娩后、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
遺憾的是,由于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卻遠遠不夠,很多人都以為這不是病,只不過是患者想不開、性格存在問題等,并不加以重視。據了解,目前國內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郁癥的識別率不到20%,換言之,即80%的患者被誤診或漏診。
得了抑郁癥,就如被大石重壓的靈魂
1.心境低落: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
4.認知功能損害: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5.軀體癥狀: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等。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等。
抑郁癥并非想不開那么簡單
由于一些人對抑郁癥的認知仍根深蒂固:認為抑郁癥就是“想不開,容易走極端。”把抑郁歸結到個人性格上,這是個比較常見的認識誤區。抑郁癥的病因復雜且多樣,與人的脾氣、性格有關,更與個人的成長經歷、環境影響、社會因素有關,還與遺傳因素、內分泌、神經中樞、其他疾病有關,這并非是人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
得了抑郁癥該怎么辦?要知道,僅僅靠著散心、旅游是無法治療的,或許這樣有助于改善當時的心境和情緒,但卻沒有糾正錯誤認知,只是緩解了癥狀。另外單純依靠幾次心理咨詢治療抑郁癥,也是是不太現實的,在接受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那樣才能比較更好的走出抑郁。
測試:你是否陷入了抑郁癥?
建議您選擇一處安靜、不易受打擾的環境,回想近兩周的情緒狀態,然后對下列每題符合您情緒的項目上打分:
注:沒有0,輕度1,中度2,嚴重3。
1.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2.你是否患有失眠 癥?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3.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4.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5.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6.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7.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8.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9.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別人?
10.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11.你是否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12.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于憤怒和不滿狀態?
13.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14.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5.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抑郁癥心理測試題評分標準:
0~4分:沒有抑郁
5~10分:偶爾有抑郁情緒
11~20分:有輕度抑郁
21~30分:有中度抑郁
31~45分:有嚴重抑郁并需要立即治療
▌必須強調的是,抑郁癥心理測試題只能作為參考使用,并不能夠代替醫院診斷,因此,如果大家對自己的抑郁情況還需進一步確認,請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
抑郁癥患者需要的不是“大道理”
對抑郁癥認知的最大誤區就是“心病還要心藥醫”。事實上對抑郁癥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比如與不熟悉的人的聚會,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生活的突然變化等。“想開點”、“好好睡覺”等寬慰話會讓患者感到更大壓力,實際上,這樣“好心”的勸說相當于是在否定患者。
抑郁癥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于外界的誤解或輕視,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郁癥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與抑郁癥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需要家人朋友更多的愛、傾聽、支持、理解。
▌人人都會被負情緒影響,面對這種負情緒,要學會去接受這個現象,學會重新去愛自己的生活朋友和家人,學會去接受家人和朋友的愛。走出抑郁癥的陰霾,你會發現,陽光和未來都在,而那些溫暖感動和愛也從未離開。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得了抑郁癥的人內心究竟是怎么樣啊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