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式有哪些
時間:2017-08-23來源:求醫網
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式有哪些?心力衰竭又可以稱之為心衰,是一種臨床很多見的心內科疾病,患上了心力衰竭后,需要患者盡快的到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危害出現。那么說到治療心力衰竭,您知道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療嗎?本文小編小編就為大家具體說說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法有什么。
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式有哪些:
心力衰竭對人的危害是很大額,它是由心臟病變或是長期的心室負荷過重而導致的一種心臟疾病,患上心力衰竭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相關的治療工作,因此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1、整體思維,平衡臟腑陰陽: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五臟相關”,它臟與心互相制約、互相影響,既可成為心力衰竭的誘發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力衰竭致他臟功能失調或損害。治療心力衰竭必須調補五臟之氣血陰陽,不可局限于治心。對心力衰竭合并胃腸功能紊亂者采用調脾護心法治療;對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壓、腎臟灌注不佳者,采用溫腎健脾法;對容易外感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補肺益衛法調理;對心力衰竭緩解期適當運用補腎護心法,對促進組織修復,減少心力衰竭復發。
2、因人制宜,注重個體差異:心力衰竭成因及誘因多樣,個體差異非常大,常需要評估每個心力衰竭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個體化治療;即便是同一個患者,在不同時期,其治療心力衰竭方案也常常需要改變。
3、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心力衰竭常常伴有諸多其他癥狀,如口干口苦、頭暈、心悸、乏力、胸悶、腹脹、腰膝酸軟等,西藥根本無能為力;同時許多心力衰竭患者因憂慮病情而導致抑郁焦慮,出現失眠、精神壓抑、出汗等,這些又嚴重影響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癥狀是首要。
4、增強體質,預防心力衰竭復發:感染是心力衰竭復發的最常見誘因,如何預防感染發生,是一個困難而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心力衰竭患者多數年齡較大,生病后容易情緒低落,不敢進行身體鍛煉,消化功能減退等等原因,體質弱,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
5、減少藥毒,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劑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農等血管活性藥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濫用增加細菌耐藥性、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導致西醫治療效果較差。通過中醫藥的早期介入,可減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農等血管活性藥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藥物,提高治療心力衰竭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式有哪些”的內容就到這里了。為了更好的治療好疾病,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不要相信偏方**藥或者街頭小廣告,不管什么疾病,科學的治療心力衰竭才是最為關鍵的哦。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方式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