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療法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來說管用么
時間:2018-03-14來源:求醫網
說起厭食癥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該病是一種比較高發的神經科疾病,厭食癥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和發胖為特點的對體重和體型的極度關注,常有營養不良、代謝和內分泌紊亂,如女性出現閉經。此病早期沒有顯著的癥狀,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治療,到晚期對患者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那么心理療法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來說管用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精神動力性心理治療厭食癥適合于有心理學頭腦、能夠體察自己的情感、能夠通過領悟使癥狀得到緩解、能建立工作聯盟的神經性厭食癥患者。
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精神動力性理解是精神動力性心理治療的核心,是對患者進行各種心理治療的基礎,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厭食行為其實是患者無法解決的潛意識沖突的外在表現形式。
家庭治療適于起病較早、病期較短的青少年神經性厭食癥患者。家庭治療的觀點認為神經性厭食癥的癥狀并非僅僅是個體的癥狀,而可能是整個家庭的病理問題在其個體身上的反映,家庭治療的工作在于,引發家庭的健康力量,將患者的進食障礙問題轉化為家庭關系問題,改變失功能的家庭模式,最終改善進食障礙癥狀。
神經性厭食癥患者長期處于饑餓狀態,能量攝入不足而產生營養不良,導致機體出現各種功能障礙,其營養不良導致的軀體并發癥累及到全身各個系統。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營養狀況密切相關。
神經性厭食癥可伴有抑郁心境、情緒不穩定、社交退縮、易激惹、失眠、性興趣減退或缺乏、強迫癥狀。還可表現為過分關注在公共場合進食,常有無能感,過度限制自己主動的情感表達。10%~20%的神經性厭食癥患者承認有竊食行為。30%~50%的患者有發作性貪食。
支持性心理治療對18歲以上起病的慢性成年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療效較好,具體內容包括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心理教育和營養咨詢,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質,認識到科學、合理的飲食對身體發育和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其主動、積極參與治療。培養患者的自信心和自立感,使其在治療計劃中負起個人責任,矯正患者飲食行為,最終戰勝疾病。
以上就是針對“心理療法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來說管用么”的全部內容了,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在選擇治療方案時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病情進行挑選治療,因為對癥治療是很關鍵的,只有這樣,患者才能盡快的康復。最后祝大家能早日康復。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心理療法對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來說管用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