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治療肋間神經痛較好的方法
時間:2015-02-12來源:求醫網
肋間神經痛屬于中醫學“脅痛”范疇,青年女性多是由于精神壓力過大、長期郁怒、情志不暢引起,疼痛呈陣發性加劇,夜間受涼、咳嗽、噴嚏或平臥時疼痛常加重。
《靈樞·經脈篇》說:“肝、足厥陰之脈……屬肝,絡膽,……布脅肋。”“膽、足少陽之脈,絡肝,屬膽,循脅里……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又《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臨癥指南醫案-脅痛門》汪案說:“痛在脅肋,游走不定……。”指出了胸脅痛兩側均能發生,亦與現代所見的肋間神經痛一癥相符。
中醫治療肋間神經痛方法很多,針灸便是其中之一,而且臨床療效顯著。青年女性肋間神經痛的針灸療法,古方中醫介紹如下:
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溝,陽陵泉,華佗夾脊(病變相應節段),蠡溝。
治法
主穴每次僅取一穴,效不明顯者加配穴。照海,取肋間神經痛雙側,隨吸氣進針1寸~1.5寸,反復捻轉結合提插,持續3分鐘~5分鐘,施瀉法,留針15分鐘。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針法同照海。曲池,取健側穴,針剌得氣后,以小幅度高頻率捻轉,同時囑患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處。留針15分鐘。華佗夾脊,深刺使針感沿肋間神經放射,只取患側穴,施平補平瀉法,余穴均取雙側,針法同照海。每日l~2次。
查看更多關于針灸是治療肋間神經痛較好的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