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3個月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4-12-18來源:求醫網
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新生兒疾病的之一,新生兒淚囊炎患兒以往的就診時間多在出生后的2~6個月,現在近年來,很多患兒在出生后10天之內就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我們都知道關于未滿3個月的患兒在治療時,是受到很多的限制的,那么,未滿3個月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是我們家長最關心的。
下面為您介紹未滿3個月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
1、淚道按摩
臨床研究報道,1~3月齡的患兒行淚道按摩效果較好,而對6月齡以上的患兒效果較差。淚道按摩是一種非創傷、經濟方便治療方法,通過對鼻淚管施加一定的壓力從而促使鼻淚管下端開口處的封閉膜組織開放。
方法:把小手指甲盡量剪短,用消毒液洗凈消毒后,用小手指腹部沿鼻骨自淚囊向上擠壓,將淚囊及淚道內的分泌物排凈,再向下加壓通過淚道內的空氣作用壓開鼻淚管處的殘膜。力量應適宜,過輕則達不到治療目的,過重因患兒皮膚嬌嫩,骨骼脆弱,易造成損傷。一日數次,按摩后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建議選在患兒喂好或睡眠時進行以不影響患兒情緒及活動。抗生素眼藥水的選擇根據近年敏感菌群研究,建議選擇喹諾酮類眼藥水[7]。
2、淚道沖洗
普遍認為,對1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如果行淚道按摩無效,可選擇行淚道沖洗,也有部分研究者認為,1月齡以內即可行淚道沖洗,
方法:表面麻醉后,固定好嬰兒的四肢與頭部。用左手示指向眼外眥方向推開下瞼以暴露下淚小點,擴張淚小點后用帶有針管的沖洗針插入下淚小管,首先用抗生素沖洗液行常規淚道沖洗,將淚道分泌物沖洗干凈。然后用棉簽輕壓淚小點出口,繼續沖洗淚道。以形成一定的沖洗壓力。同時觀察患兒是否有吞咽動作、是否見沖洗液返流、灌注是否有阻力等。
淚道沖洗的并發癥有皮下水腫、出血,且有可能導致眼眶蜂窩織炎的發生。若發生誤嗆可導致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嚴重后果。因此嬰幼兒的淚道沖洗必須由有豐富臨床經驗的眼科醫師執行,一定要做到準確、細膩,并仔細觀察患兒的反應。
以上就是關于未滿3個月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的介紹,新生兒在出現多有淚溢、黏性或膿性分泌物、淚湖及淚道阻塞等臨床特征時,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淚囊炎的出現,一定及時檢查醫治。
查看更多關于未滿3個月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