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下垂的針灸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04來源:求醫網
腎下垂屬中醫學的腰痛、尿血等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病因主要是先天不足、飲食不潔、勞累過度、生育過多、情志不舒。病機關鍵為腎虧體虛,脾氣不升,肝郁氣滯,濕熱蘊。病位在腎,與脾、肝關系密切,病性為本虛及虛實夾雜。治療以補腎益氣為主。目前很多中醫都采用針灸療法,如下:
一、取穴:主穴:夾脊胸11、胸12。配穴:腎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二、治法:一般僅取主穴,效不顯者,加取配穴。夾脊穴,宜快速直刺進針,然后緩緩送針,刺入1~1.5寸,以探索滿意針感。針夾脊胸11時,要求針感向腎區或下腹放射,針夾脊胸12時,要求針感向髂脊旁或下腹放射。若伴有胃下垂時,兼取夾肖胸7、8、9、10 穴,有針感即可。針以上穴,針向既不宜偏向脊骨,防刺入脊髓;又不宜偏向外側,防刺中內臟。留針20~30分鐘。配穴可用溫針,或無瘢痕灸3~5壯。針灸間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查看更多關于腎下垂的針灸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