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狀胬肉術后的藥物治療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雖然翼狀胬肉在手術方法上曾進行多次的改進,但仍不能避免復發。Castroviejo曾報告復發率為25%~45%,自從采用板層角膜移植后復發率有所降低。一般認為術后采用適當的輔助治療對減低其復發率是有一定效果的。概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噻替哌(thiotepa):這是一種緩癌藥物。方法是1∶2000(即15mg噻替哌溶在30ml Ringer’s溶液中)的噻替哌眼液在術后5天開始應用,每3小時1次,連續8周;亦有人提出可以持續使用3~6個月。其作用主要在于遏制術后新生血管新生上皮細胞及新生結締組織,阻止細胞核的絲狀分裂,對預防翼狀胬肉復發有較好的效果。
2、絲裂霉素C眼液:這是一種抗增殖性藥物,用以防治術后復發。術后滴用0.2mg/ml絲裂霉素滴眼液,3次/d,共7天,或2次/d,共5天,已足夠維持低復發率,且較安全。
3、局部皮質類固醇治療:翼狀胬肉術后復發可能與新生血管有關,皮質類固醇可遏制炎癥反應與角膜水腫,從而防止血管新生。使用時間可在角膜上皮缺損修復后,開始點用0.5%可的松眼液或0.025%地塞米松眼液,4次/d,持續6周。
查看更多關于翼狀胬肉術后的藥物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