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血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出生后幾周、肝臟病包括膽汁淤積、廣泛脂肪變性、無炎性細胞浸潤,以后有假膽管形成、假腺體增生,肝細胞破壞,假腺體增生是半乳糖血癥的特點,但無特異性。隨疾病進展出現細纖維組織增生。纖維組織增生始于門脈周圍,以后向門脈區延伸構成橋狀聯接,以后形成再生結節,在肝硬化過程中其變化與酒精性肝硬化相似,在整個病變過程中始終無明顯的炎性細胞浸潤。
除肝臟病變外,腎皮質、髓質連接處腎小管擴張,門脈高壓可致脾腫大,腦部病變輕微。疾病嚴重程度差異很大,某些患兒于第一次哺乳后即可出現急性、暴發性疾病,而更多的則表現為亞急性經過。消化道癥狀,包括黃疸、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嘔吐、低血糖。約2~5周出現腹水,出生后幾日內即可出現白內障,如懷孕期間母親食乳過多,則嬰兒出生后即可有黃疸。
典型者在喂給乳類后數天即出現嘔吐、拒食、體重不增和嗜睡等癥狀,繼而呈現黃疸和肝臟腫大若不能及時診斷而繼續喂給乳類,將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在2~5周內發生腹水肝功能衰竭出血等終末期癥狀。如用裂隙燈檢查在發病早期即可發現晶體白內障形成。約30%~50%在病程第1周左右并發大腸埃希桿菌敗血癥,使病情更加嚴重未經及時診斷和治療的患兒大多在新生兒期內夭折。少數患兒癥狀可較輕微僅在進食乳類后出現輕度的消化道癥狀,但如繼續使用乳類食物則在幼嬰兒期逐漸呈現生長遲緩、智能發育落后肝硬化和白內障等征象。
查看更多關于半乳糖血癥的常見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