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鑒別診斷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很多家長都會對橈骨小頭半脫位這個疾病感到很煩惱,因為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孩身上,給小孩帶來痛苦,一些家長對此并不了解,那么很難避免小孩會出現(xiàn)橈骨小頭半脫位現(xiàn)象,證明我們都應該認識一下關于橈骨小頭脫位的知識了,那么我們改如何鑒別呢?認識鑒別診斷,能更快的接受治療,主要有以下的一些鑒別要點:
(1)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于2-4歲小兒。因橈骨頭尚未發(fā)育完全。環(huán)狀韌帶較松弛。當強力牽拉時。易發(fā)生脫位。橈骨頭被拉至漏斗環(huán)狀韌帶的遠側(cè)。有時部分韌帶嵌于肱橈關節(jié)之間。
(2)常有提拉患兒手臂上樓梯或走路的受傷史。
(3)半脫位時患兒哭鬧。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4)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jié)。必要時前后旋轉(zhuǎn)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
(5)復位后用三角巾懸吊一周。
(6)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fā)。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時間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fā)。
(7)5歲左右橈骨頭長大。就不易脫出了。
(8)注意。橈骨小頭脫位多為先天性。很少見。小兒無外傷史。肘部可捫及脫位的橈骨小頭。X線片顯示橈骨小頭脫位。即可確定診斷。
(9)嬰幼兒期橈骨小頭脫位可試圖閉合復位。橈骨小頭后脫位者前臂旋后位及肘關節(jié)伸直位固定。而橈骨小頭前脫位者肘關節(jié)屈曲位固定。復位后石膏固定4-6周。療效差。
(10)橈骨小頭脫位手術治療年齡要在3歲以后。采用橈骨小頭切開復位。在橈骨干中部旋前圓肌附著點處短縮截骨。環(huán)狀韌帶重建術。采用克氏針暫時將橈骨小頭與肱骨小頭固定。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針。
(11)較大兒童橈骨小頭脫位時因無法復位。可到青春期考慮行橈骨小頭切除術。
另外臨床上橈骨小頭半脫位還需與肘關節(jié)軟組織損傷。肱骨外髁骨折。橈骨小頭骨折等相鑒別。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小孩的身體健康狀況,盡量避免意外的發(fā)生,我們也可以通過上述所講內(nèi)容適當?shù)蔫b別癥狀,但任何異?,F(xiàn)象還是到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檢查為妙!
查看更多關于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鑒別診斷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骨科疾病
- 骨腫瘤
- 骨創(chuàng)傷
- 骨科疼痛
- 骨科康復
- 骨質(zhì)疏松
- 肌肉勞損
- 骨科疾病
- 骨髓炎
- 頸椎病
- 骨髓纖維化
- 滑囊炎
- 橈神經(jīng)損傷
-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
- 髕骨軟化癥
- 鎖骨骨折
- 肱骨骨折
- 股骨干骨折
- 骨炎
- 肌腱炎和腱鞘炎
- 橈骨小頭半脫位
- 髕骨骨折
- 高弓足
- 頸椎間盤突出癥
- 橈骨小頭骨折
- 髕骨脫位
- 成骨不全
- 恥骨炎
- 骶骨骨折
- 氟骨癥
- 蓋氏骨折
- 跟骨骨折
- 跟腱炎
- 骨刺
- 骨壞死
- 骨裂
- 骨囊腫
- 骨盆骨折
- 骨肉瘤
- 骨質(zhì)增生
- 髖臼骨折
- 肋骨骨折
- 顱底骨折
- 顱骨骨折
- 腕管綜合征
- 網(wǎng)球肘
- 膝內(nèi)翻
- 膝外翻
- 先天性斜頸
- 斜頸
- 隱性脊柱裂
- 跖骨骨折
- 指骨骨折
- 舟骨骨折
- 肘管綜合征
- 整骨

- 橈骨小頭半脫位治療方法 |
- 橈骨小頭半脫位病因 |
- 橈骨小頭半脫位飲食 |
- 橈骨小頭半脫位專家 |
- 橈骨小頭半脫位醫(yī)院
- 橈骨小頭半脫位治療指南 |
- 橈骨小頭半脫位癥狀 |
- 橈骨小頭半脫位檢查 |
- 視頻 |
- 橈骨小頭半脫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