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血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19來源:求醫網
一、無排卵型功血的治療
一般治療:
1.改善全身情況,貧血重者輸血
2.保證充分的休息
3.流血時間長者,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4. 應用一般止血藥物。
藥物治療:
止血:方法包括激素和藥物療法
1.聯合用藥:
1)出血量不太多,僅輕度貧血者:
月經第一天即口服復方低劑量避孕藥,共21天,停藥7天。28天為一周期。連續3~6個周期。
2)急性大出血者:
復方單相口服避孕藥物,每6~8小時一片,血止后每3日遞減1/3量直至維持量(每日一片),共21日停藥。
3)三合激素:
雌孕激素聯合的基礎上加用雄激素,以加速止血,如三合激素(黃體酮12.5mg,苯甲酸雌二醇1.25mg,睪酮25mg)肌注,每8~12小時一次,血止后逐漸遞減至維持量(每3日一次),共21日停藥。
調節周期:
系在止血治療的基礎上,模擬生殖激素節律,以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療法,促使子宮內膜周期發育和脫落,改善HPO軸反饋功能,停藥后可出現反跳性排卵和重建規律月經。
促排卵治療:
適用于青春期無排卵型功血,及育齡婦女功血希冀生育者,青春期及更年期患者一般不提倡使用。促排卵治療可從根本上防止功血復發。
促排卵治療以生殖激素測定為指導,適當選擇促排卵藥物和配伍:①CC-hCG;②hMG-hCG;③GnRHa脈沖療法;④溴隱亭療法等。
遏制子宮內膜增生過長:
防止癌變,誘導絕經,適合于更年期無排卵功血伴內膜增生過長(腺囊型/腺瘤型),或合并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者。
手術治療:
適合于激素或藥物治療無效或復發者。
1.刮宮:
除未婚婦女,無論有排卵抑或無排卵型功血出血時,刮宮均可迅速而有效地止血兼有診治雙重意義。刮宮應徹底,刮出物全部送病理檢查。并依內膜病理于術后第五天開始調經治療。
2.子宮內膜去除術:
僅用于頑固性功血,尤其施行子宮切除術有禁忌者
3.子宮切除術:
因功血行子宮切除術約占子宮切除術的20%,嚴重貧血者可施行子宮切除術。
二、排卵型功血的治療
原則是遏制月經過多,輔佐黃體功能,調整周期,防止復發。
1、遏制月經過多:
?、偃芷诖啤屑に睾喜煼?②孕激素周期療法;③孕—雄激素療法;④雄激素療法:從月經周期第五天開始口服含化甲基睪丸素10mg/d×20~22天。或丙酸睪丸酮25mg×2/周,共4周;⑤后半期雌孕激素合并療法;⑥前列腺素合成酶遏制劑;⑦抗雌—孕激素療法(丹那唑、內美通、三苯氧胺等)。
2、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自排卵后第1~2日或下次月經前10~14日開始,每日口服甲羥孕酮10mg,連續10日,有生育要求可肌注黃體酮。
3、輔佐黃體功能
1.促進卵泡發育:黃體功能不足。
2.氯米芬50mg,月經周期第5天,共5日。
黃體功能刺激療法:于基礎體溫上升后開始,隔日用hCG1000-2000U,共5次,延長黃體期。
黃體功能替特需后,黃體酮10mgqd im,共10~14日,補充孕酮分泌不足。
3.后半周期雌—孕激素合并療法;
4.溴隱亭療法。適用于合并高泌乳素血癥者,從月經周期第五天開始口服溴隱亭2.5mg/d;
5.地塞米松療法。適用于合并高雄激素血癥者,0.5mg/d。
查看更多關于功血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