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痛患者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21來源:求醫網
飲食方面要做到規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選擇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或動物蛋白,如牛奶、蛋類、魚類、瘦肉、各種豆制品等。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下面詳細介紹。
白芍藥的食療價值
1、鎮痛作用 能遏制小鼠扭體、嘶叫、熱板反應,對嗎啡遏制扭體反應有協同作用,并能對抗戊四唑所致驚厥;
2、解痙作用 對腸管和在位胃運動有遏制作用,顯著對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
3、護肝作用 對四氯化碳、黃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 (d-兒茶精和沒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辣根的食療價值
國內的青島、上海郊區栽培較早,其他城郊或蔬菜加工基地有少量栽培。是一種調味品蔬菜,主要以保鮮或加工脫水后出口為主,深受日本及歐洲各國消費者的歡迎。根有特殊辣味,含烯丙(基)硫氰酸(C3H5CNS),磨碎后干藏,備作煮牛肉及奶油食品的調料,或切片入罐頭中調味。國內自古藥用,有利尿、興奮神經之功效。現代研究,它還具有較強的緩癌效果。
茴香籽的食療價值
1.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和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酮和茴香醛等香味物質;
2. 小茴香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
3. 小茴香還具有促進腸蠕動,緩解痙攣,減少疼痛,并有抗菌的作用。
4. 有溫腎散寒,和胃理氣的功效;主要治療胃寒腹痛、寒疝作痛、胃寒納差等癥,小茴香辛散溫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見長,為治寒疝要藥。
椒麻的食療價值
芳香健胃 ,溫中散寒 ,除濕止痛 ,殺蟲解毒 ,止癢解腥。
醬蘑菇的食療價值
提高機體免疫力,鎮痛,鎮靜,止咳化痰,緩癌,通便排毒。
可口可樂的食療價值
可口可樂含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堿化合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暫時的驅走睡意并恢復精力。
柑桔的食療價值
A、緩癌功效
柑橘柑橘之所以呈桔紅色,因為富含維生素A這種成份。日本國家果樹科學研究所中一個研究類胡蘿卜素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科研小組對日本靜岡縣三木鎮1073名居民進行調查,這些人平時都食用大量的柑橘類水果。結果發現,這些居民血樣中的化學成份與患肝臟疾病、動脈硬化癥(動脈硬化)和胰島素抗體(與糖尿病有關的疾病)的風險很低關系密切。他們在第二項研究中發現,飲用桔子汁后明顯能減少肝炎患者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癥狀發展成肝癌的風險。
B、其它使用方法
1、消化系統: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治療腸胃問題,可以調和腸胃、也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排氣。還能鎮定消化道,增加胃口、刺激食欲。
因為它很溫和,嬰幼兒、孕婦及老人都能使用,尤其是嬰幼兒消化系統成長尚未完全,容易打嗝或消化不良,用后都非常有效。
嬰兒按摩:甜杏仁油10ml+橘子3滴+蒔蘿2滴。
嬰幼兒使用的稀釋比例必須在1%以下,而且只需橘子精油即可。
2、皮膚:雖然它跟所有柑橘屬精油一樣有光敏性,但它對疤痕跟妊娠紋頗具效果,尤其在懷孕初斯就開始與同屬其他精油一起用,效果更加顯著。
抗妊娠紋/按摩:甜杏仁油40ml+小麥胚芽油5ml+酪梨油5ml+橘子6滴+薰衣草3滴+乳香3滴(或橙花)。
3、情緒:提振精神、安撫焦慮、幫助睡眠。
橘子4滴+馬丁香2滴+花梨木2滴。
注意:具光敏性不能久放,涂抹后不能曬到皮膚。
C、藥 用
柑橘包括橙子、柚子、檸檬、廣柑、蜜橘等。柑橘含有豐富的糖分、果酸和多種維生素。據測定,無核蜜橘含糖9.3%,檸檬酸0.6%,每100克橘汁中含維生素C23.9毫克。尤其是金橘皮,每100克橘皮含維生素C200毫克,是果肉含量的5倍,可連皮一起食用。
柑橘具有順氣、止咳、健胃、化痰、消腫、止痛、疏肝理氣等多種功效,所以是很好的中藥材。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壞血病、夜盲癥、皮膚角化、嘔吐胃寒、胸悶脅痛、肋間神經痛、疝氣、乳汁不通、睪丸腫痛等病癥。
治咳嗽痰多 橘皮、生姜、蘇葉各6克,水煎后加紅糖適量飲服,每日2次。
治慢性胃炎 干橘皮30克。炒后研末,每次取6克,加白糖適量,空腹溫開水沖服。
治乳腺炎 橘核30克、黃酒適量,入鍋略炒,然后加水3碗,濃煎至1碗半,分2次飲服,每日1劑。
治肺氣腫 連皮鮮橘1個,紅棗5枚,隔水燉1小時后連橘皮服用。
治胃痛 橘絡(果皮內層的筋絡)3克,生姜6克,水煎加紅糖服用,對受寒胃痛者有一定療效。
治嘔吐 橘皮9克,大米50克,姜汁少許。水煎后加少許姜汁沖服。
治支氣管炎 橘餅30克,大蒜15克。泡水代茶飲。
治消化不良 干橘皮3克,大紅棗10個。用開水浸泡10分鐘,飯前代茶頻飲。
治感冒咳嗽 鮮橘皮30克,水600毫升,白糖少許。水煎成400毫升,加適量白糖趁熱喝200毫升,半小時后加熱再喝200毫升。
治聲音嘶啞 橘子皮20克,梨2個。將梨洗凈后榨汁。橘子皮水煎。將梨汁與橘皮湯混合后同飲。
查看更多關于肋間神經痛患者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