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傷的西醫治療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一、西醫治療原則
1.嚴重手外傷需現場急救,止血、包扎,轉送條件較好醫院。
2.開放性手外傷早期徹底清創,盡量無張力下一期閉合傷口。有張力創面行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等一期復蓋創面。
3.血管損傷影響血運者行血管吻合修復。
4.神經損傷應早期修復,污染或缺損者行二期移植。
5.肌腱斷傷爭取一期修復,污染重或腱鞘區的屈肌腱可行二期修復或肌腱移植。
6.骨折脫位應先行內固定,要求牢固,以不影響關節面為最理想。
用藥原則
1.根據受傷性質具體選擇用藥類型及同類型的不同檔次。
2.抗生素、維生素、止痛劑為常規用藥。
3.如神經血管移植或斷指再植,用藥涉及面廣且用藥檔次提高。
急救措施
開放性損傷
一、急救原則
必須及時予以處理,一般情況下,開放性損傷應爭取在傷后6-8小時內關閉傷口,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術后感染的發生。
二、急救方式
1.在出現開放性手部外傷時,應及時就近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并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2.在送醫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較嚴重的出血,可行局部按壓,或者在上臂用皮帶或皮筋進行環扎止血,但如果采用這一方法止血,一定要注意在每環扎1小時左右時,要松開皮帶或皮筋10-15分鐘,否則會導致整個肢體的壞死。
3.如果損傷導致肢體的骨折建議在搬運之前進行簡單的固定,可就近取材,用木板、鐵棍或較硬的書刊、雜志均可,這樣,可以避免在搬運的過程中骨折斷端二次損傷周圍的神經、血管、肌腱等軟組織。
4.如果出現了肢體或指頭的離斷傷建議將斷肢或斷指用塑料袋包好,置于低溫保溫桶中保存,并與病人一起送到醫院,切忌冷凍保存殘肢或將殘肢直接置于冰水中。
閉合性損傷
急救原則:在閉合性損傷時,也應及時就醫,讓醫生對傷情給出全面、準確的判斷,不致耽誤了早期治療。如果患者感覺肢體腫脹明顯,出現了手部蒼白或青紫、手指發麻、橈動脈搏動消失等情況,更要趕緊就醫,及時處理。
術后處理
手部傷口一般2天拔除引流條,如果傷口是置管引流,則要視引流量的多少來決定拔管的時間,一般是在24小時內引流量少于15ml時即可拔管。手部傷口如無感染,不必經常換藥,5-7天進行一次傷口換藥即可。如果傷口滲出較多,可1-2天換一次藥。如患者血糖正常,傷口無感染,可于術后12-14天拆線。對糖尿病患者,拆線可延遲。
斷指(斷肢)再植術后、合并血管損傷或進行游離組織移植術后的患者,術后應盡量減少各種誘發血管收縮的因素,以免因術后血管危象而導致手術失敗。首先要盡量減少疼痛的刺激,可以使用止痛藥、止痛泵等,其次要盡量避免寒冷和香煙的刺激。當然,如果有條件使用適當的解痙、擴血管藥物會更好一些,也可以使用烤燈對患肢進行照射。
對于合并血管、肌腱、神經損傷的患者,一般術后都會輔助石膏固定,此類石膏一般需要固定3-4周,在石膏固定期間,不要擅自去除石膏,否則容易導致縫合的血管、肌腱或神經再次斷裂。石膏拆除后,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功能鍛煉,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或對石膏過敏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各種支具進行固定。
對于經過功能鍛煉仍存在部分功能障礙的患者,可在第一次手術后4-6個月考慮進行二次手術進行組織的松解、修復或功能重建手術。
查看更多關于手外傷的西醫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