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格林巴利綜合癥,這是一類不怎么為大家所知道的疾病,總的來說,在醫學歷史上是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存在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關于治療格林巴利綜合癥的藥物有哪些的詳細信息。
格林巴利的西醫治療方法:
遏制異常免疫反應,消除致病因子的神經損傷,促進神經再生。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用于急性期病人,可縮短療程;成人按400 mg/(kg·d)計算,靜脈滴注,連用5天。禁忌證:IVIG過敏或者存在IgA型抗體者、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患者。
(2)血漿交換(plasma exchange,PE):推薦有條件者盡早應用,可清除特異的周圍神經髓鞘抗體和血液中其他可溶性蛋白。宜在發病后2~3周內進行,用于重癥或者呼吸肌麻痹病人,能改善癥狀、縮短療程及減少合并癥。每次血漿交換量為30~50 mL/kg,在1~2周內進行3~5次。禁忌證:嚴重感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凝血系統疾病等;其副作用為血液動力學改變可能造成血壓變化、心律失常,使用中心導管引發氣胸和出血以及可能合并敗血癥。
一般不推薦血漿交換和IVIg聯合應用。少數患者在1個療程的血漿交換或IVIg治療后,病情仍然無好轉或仍在進展,或恢復過程中再次加重者,可以延長治療時間或增加1個療程。
各種類型的GBS均可以用血漿交換或IVIg治療,并且有臨床有效的報道,但因發病率低,且疾病本身有自愈性傾向,MFS、泛自主神經功能不全和急性感覺型GBS的療效尚缺少足夠的雙盲對照的循證醫學證據。
(3)糖皮質激素:國外的多項臨床試驗結果均顯示單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GBS無明確療效,糖皮質激素和IVIg聯合治療與單獨應用IVIg治療的效果也無顯著差異。因此,不推薦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GBS。
查看更多關于格林巴利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