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瘧疾的偏方有哪些
時間:2015-04-29來源:求醫網
瘧疾是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臨床上以間隙性寒戰、高熱、出汗和脾腫大、貧血等為特征。如今瘧疾已經慢慢遠離城市而去,但在廣大農村,瘧疾仍然是重要的疾病威脅。夏季是瘧疾的高發期,下面小編為您介紹治療瘧疾的常用偏方。
1、瘧疾。用鱧腸劃捶爛,放在手上切脈處,藥上壓一個錢幣,用布包好。過一段時間,藥下皮膚起小泡,瘧即止。這也一種灸法。稱為“天灸”。
2、再方。用衛矛、鯪鯉甲(煤灰)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取二、三分,病發時鼻中。又方:用衛矛末一分,砒霜一錢、五靈脂一兩,共研為末。病發時冷水沖服一錢。
3、再方。用百草霜、黃丹,等分為末,取三錢于發病日空心服,米湯送下。二服可愈。
4、再方。用大麻葉,炒香,過一會,研為末,臨發病前用茶或酒送服適量。
5、再方。用桃梟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兩,研勻,加冷水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為衣。發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藥兩次可愈。此方稱“家寶通神丸”。
6、再方。用橘皮(去白,切)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干研末。每服三錢,以陳棗十個,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發病前送下,同時吃棗。
7、再方。用小蒜不定量,研為泥,加黃丹少許,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8、再方。用砒石一錢、綠豆粉一兩,共研為末,加水調成丸子,如綠豆大。鉛丹為衣,陰干。發病日,五更起來,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過)、硫磺、綠豆,等分為末,包成若干個小包,每包分量約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治瘧方。
9、再方。用半邊蓮、雄黃各二錢,共搗成泥,放碗內,蓋好,等顏色變青后,加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服,鹽湯送下。
10、再方。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漿水兩碗,泡藥露一夜,五更時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痰涎為愈。
11、痰瘧。用藜蘆末半錢,溫齏水調下。引吐為好。又方:藜蘆、皂莢(炙)各一兩,巴豆二址五枚,熬黃,研成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發病時服一丸,臨發病時又服一丸。宜暫時禁食。
12、妊娠瘧疾的治療便方。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殘,烏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時溫服。
13、脾、寒、厥瘧(先寒后熱,名寒瘧;但寒不熱,面色黑者名厥瘧;寒多熱少,百黃腹痛,脾瘧)用上等草烏頭削去皮,開水泡幾次,密蓋一段時間,取出切細、焙干,研為末,加猛然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清早服,以姜十片,棗三枚、蔥三根煎湯送下,隔一、兩小時再服藥一次。
14、食瘧、積瘧,用巴豆(去皮、心)二錢,皂莢(去皮、子)六錢,搗爛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冷湯送下。
15、小兒瘧,壯熱不寒。用鉛丹二錢,蜜水送下。如兼惡寒,則以酒送下。此方名“鬼哭丹”。
16、治瘧疾嘔吐(少陰瘧)。用綠礬一錢,干姜泡過,加姜制半夏半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發病日清晨服,醋湯送下。
17、虛瘧自汗不止。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連面研細,加平胃散二錢,水煎服。
18、瘴瘧(熱少寒多,或單過時冰熱?;蛱摕岵缓?。用豆蔻仁、熟附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棗一枚,煎至半碗服下。此方名“果附湯”(因豆蔻一名草果)。
19、風疹、丹毒、瘴瘧。用白英煮汁飲服。
溫馨提示:預防瘧疾要清除按蚊幼蟲孳生場所及使用殺蟲藥物。個人防護可應用驅避劑或蚊帳等,避免被蚊蟲叮咬。徹底消滅按蚊。主要措施是搞好環境衛生,包括清除污水,改革稻田灌溉法,發展池塘、稻田養魚業,室內、畜棚經常噴灑殺蚊藥等。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瘧疾的偏方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