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內痔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
時間:2015-05-28來源:求醫網
內痔是很容易得的一種痔瘡,其癥狀以便血為主,尤其是在內痔早期,內痔便血表現為,在排便時,鮮血點滴而出,極少數可有噴射狀出血,大出血偶見,內痔出血的特征是發生在排便時,排便后即不再出血。專家指出,便血內痔是對患者影響非常大的一種疾病,需要盡快治療,那么便血內痔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便血內痔的治療:
一、保守療法:
無癥狀的內痔無需治療。若病人出現便血、脫出、或由此而導致的肛門瘙癢,則需要進行治療。內痔初期或Ⅰ期內痔,可采用潤腸通便藥物,或囑病人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并經常清洗肛門部,或局部使用軟膏或栓劑。常用的有安納素栓、洗必泰痔瘡栓、消炎痛栓。對于任何Ⅰ期痔瘡、醫生要教會病人如何克服習慣性便秘。若上述姑息療法無效,應采取進一步治療。
二、注射療法:
目前,歐美的外科醫生多采用痔蒂部注射法治療痔瘡。即將大量的低濃度的石碳酸液注入痔核上,以形成粘膜下肛管直腸環水平的致密的纖維屏障,并已發現此種方法較注入痔核本身療效好。他們認為注射療法主要用于治療便血。痔核較大且纖維化脫出,無便血或便血輕度者,注射療法效果不佳。
1.適應癥
(1)除特殊禁忌癥外的所有Ⅰ期內痔病人注射療法可完全治愈或解除癥狀。
(2)多數Ⅱ期內痔病人,應慎重考慮使用注射療法。若痔核較小,療效較好。痔核越大,越接近Ⅲ期內痔,療效越差。
(3)一般來講,注射療法不能治愈Ⅲ期內痔的患者。只可以暫時緩解癥狀。如年老體弱,一般條件差,或因某種原因不能手術的病人,注射療法可暫時控制便血,或改善部分脫出癥狀。
2.注射方法
(1)插入直腸鏡檢查肛管上部及肛管直腸環的部位。
(2)將藥液注入痔核上方的肛管直腸環附近,注射藥液的劑量視粘膜松弛程度而定,一般為3~5ml。
3.禁忌癥:所有外痔或低位內痔表面為皮膚的部位不能注射,所有注射都須經粘膜而不能經皮膚進行。
4.注射藥物:歐美現多采用5%石碳酸杏仁油注射液。
5.合并癥
(1)注射區壞死和潰瘍:采用高濃度的石碳酸注射液或壞死劑會產生注射區的壞死和潰瘍,低濃度5%石碳酸則很少出現。其原因主要是注射劑量過大或再次注射。一般認為,每一注射點注射劑量少于5ml,則不易出現壞死或潰瘍。
(2)粘膜下膿腫:Gabriel(1948)報道粘膜下膿腫作為痔注射療法的罕見合并癥。DicksonWright(1950)報道另一罕見合并癥血尿和前列腺膿腫。他們認為此合并癥系非專業的醫生所為。
(3)狹窄:注射術后出現狹窄,一般見于注射數周后。多因注射劑量過大和環狀注射,形成狹窄環而導致。
三、擴肛療法:
通過擴肛而解除肛管的狹窄,減輕或消除肛門內血管襯墊充血、阻塞和下降,恢復肛管直腸的正常功能,治愈內痔。
便血內痔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內痔無癥狀不需治療,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剏癥的發生。只有出血、脫垂、血栓形成及嵌頓等才需要治療,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療不當,產生嚴重的并發癥,亦可致命。因此,對痔的治療要慎重,不能掉以輕心。此外,內痔便血治療以各種非手術療法的目的都旨在促進痔周圍組織纖維化,將脫生的肛管直腸粘膜固定在直腸壁的肌層。
查看更多關于便血內痔如何治療好得比較快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