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小兒先心病患兒該如何保健
時間:2015-06-30來源:求醫網
“小兒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障礙所致的疾病。目前小兒先心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母親妊娠最初3個月患有病素性感染;妊娠初期接受大量放射性照射;嚴重營養不良;妊娠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鎮靜藥、奎寧等,可導致小兒先心病。不過小兒先心病在現代醫術看來較之從前可以通過先進的手術做到極大的治愈效果,但是小兒先心病患兒在手術前后需做好生活保健,將會更有利于術后的快速康復。
一、避免感冒
小兒先心病患兒中,有70%~80%的心臟畸形是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等情況。這些孩子肺部充血,平時容易感冒,容易得肺炎,特別在冬季,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并造成心臟功能的惡化。為此,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多到室外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盡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發生傳染性疾病;小兒先心病患兒住的房間,要經常開窗換換新鮮空氣,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建議家長給小兒先心病孩子換些寬松的內衣,不要穿過多的衣服保暖,并在胸前、后背襯上干的小毛巾,這樣每天多換幾次毛巾而不換衣服,孩子就不容易發生感冒。
二、應急缺氧
嬰兒時期,如小兒先心病孩子長時間劇烈哭鬧,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因此應盡量避免。患有青紫型先心病的小孩,在嬰兒時期常可因哭鬧、排便、寒冷或創傷等誘發缺氧發作,表現為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發青加重、哭聲微弱等,重者可危及生命。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立即采取給氧,并將患兒下肢屈起,置胸膝臥位等措施。如仍得不到緩解,應盡快到醫院就治。有經常缺氧發作患兒的家庭建議能備用一個氧氣袋應急。
三、接種疫苗
為了提高小兒先心病孩子的免疫力,在孩子生長過程中,可以接受各種計劃免疫,即俗稱“打預防針”,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小兒先心病不是預防接種的禁忌。孩子出現發燒、腹瀉、肺炎等其他疾病時不能打預防針,可在這些疾病治好后補打。
四、注意服藥
許多患小兒先心病的孩子要較長時間地服用藥物,如地高辛、開搏通、利尿劑等。這些藥物有嚴格的服用方法,家長必須遵照醫生處方,按時、按量服用,不能隨意加減劑量和停藥,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影響醫生對病情作出判斷的準確性,甚至會引起孩子藥物過量而中毒。小兒先心病患兒禁止大量輸液,如必須輸液時,滴液速度須緩慢,以防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
查看更多關于生活中小兒先心病患兒該如何保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