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與藥物可治療小兒顱內感染
時間:2015-07-01來源:求醫網
小兒顱內感染好發于中線及后顱窩,故易早期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出現顱內壓增高,壓迫腦干等重要結構,病程常較成人短,同時由于兒童顱骨發育不完全,代償能力較成人強,因此局限性神經系統損害癥狀較成人少,對小兒顱內感染的治療,若是輕度感染,腦脊液中蛋白含量、細胞數不太高,無嚴重顱內高壓癥狀時,均可考慮只行腰穿鞘內治療。對嚴重顱內感染并顱內高壓時,則應考慮腦室置管和腰穿相結合,但在癥狀好轉后應盡早拔管,對于腦室出血的患者在腦室內出血大部分消除時即應拔管,置管時間盡量控制在1周內。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一、手術治療
(1)用含鹽酸腎上腺素的生理鹽水棉片充分收縮鼻腔黏膜,尋找腦膜腦膨出的根部,可先用9號長針頭穿刺抽出部分腦脊液,減張后再用4號線系緊其根部。
(2)用雙極電凝燒灼其根部黏膜并止血,完整切除膨出部分,刮匙或電動鼻竇切割鉆清除基底部殘留腦膜和腦組織,擴大切除其周圍的顱底黏膜,尋找顱底缺損部位,判定缺損的準確位置及范圍。
(3)取大腿外側肌肉、闊筋膜或者顳肌、顳筋膜備用。
(4)篩頂腦脊液鼻漏,將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使其向外下骨折,充分暴露篩頂,暴露部分硬腦膜,在鼻內鏡下去除瘺孔區肉芽和炎性組織,將膨出的根部還納回顱內,適時用甘露醇等藥物降低顱壓,用搗碎的肌肉和筋膜自瘺孔填入,骨質缺損直徑≥5mm再以鼻中隔軟骨、篩骨垂直板或薄硅膠板嵌入硬腦膜外加固,觀察無腦脊液為止,用大塊肌肉和筋膜浸EC耳膠粘合封閉瘺孔,蝶竇腦脊液鼻漏,采用鼻腔蝶竇、鼻中隔蝶竇兩條手術入路進行蝶竇探查術,開放蝶竇前壁,咬除竇間隔,切除竇腔內黏膜,鼻內鏡下探查蝶竇瘺孔,封堵方法同篩竇漏。
(5)鼻腔填壓碘仿紗條。術后護理,患者半臥位,全身使用可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鼻腔填壓的碘仿紗條10~14d逐漸抽出,術后均未采用腰大池引流。
二、藥物治療
①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抗菌素,對腦脊液涂片或培養陰性的病例,則應該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初步估計可能感染的致病菌采取經驗用藥。
②選擇易透過血腦屏障有效的抗菌素,
③抗菌劑量應大,療程要足。
④間斷或持續靜脈給藥。
查看更多關于手術與藥物可治療小兒顱內感染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顱內感染治療方法 |
- 小兒顱內感染病因 |
- 小兒顱內感染飲食 |
- 小兒顱內感染專家 |
- 小兒顱內感染醫院
- 小兒顱內感染治療指南 |
- 小兒顱內感染癥狀 |
- 小兒顱內感染檢查 |
- 視頻 |
- 小兒顱內感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