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在因素引起小兒腦癱
時間:2015-07-01來源:求醫網
小兒腦癱是常見的兒童疾病,小兒腦癱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常合并智能缺陷、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可伴有癲癇發作。關于腦癱原因,產時應從分娩開始到誕生后7天,在此階段,嬰兒機體已和外環境取得平衡,絕大多數腦癱發生于產中。下面分析不同時期造成小兒腦癱的原因。
1.母體遭受感染:孕期母體遭受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和弓形體等感染,由于內分泌改變和免疫力下降而易被激活,通過胎盤引起宮內感染危及胎兒,可造成流產、早產、死胎、發生出生缺陷,導致 小兒腦癱或成殘疾兒。做好優生八項(TORCH)尤其重要。
2.妊娠時的環境因素:胚胎在母體宮內發育時,極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如物理、化學或生物因子的影響,尤其對8周以內的胚胎更為敏感,引起胚胎的分化發育障礙,產生先天性畸形。
3.物理因素:最常見的物理性致畸因子有放射線、機械因素、高溫、嚴寒、微波、缺氧等。
4.高溫:高溫對早期胚胎神經系統發育有致畸作用。當受精后20~28天內,孕婦如發燒至39℃以上時,胎兒容易出現后頭部腦疝畸形,而在妊娠4~14周時孕婦接觸高溫后,胎兒出生后可出現精神呆滯,肌張力低下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5.化學因素:許多藥物和環境污染物對胎兒發育有致畸作用。這和藥物的性質、毒性、劑量、給藥方式、作用時間等有關,也和胚胎月齡有關。致畸藥物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緩腫瘤藥、抗凝血藥、有機汞、酒精等。家庭裝修中的甲醛、苯類對人類危害越來越普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應用產生的毒性損害很常見。
6.高膽紅素血癥:如新生兒敗血癥等造成核黃疸,腦組織細胞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作用發生障礙,腦細胞能量產生不足,而變性壞死。
7.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急性腦炎、腦膜炎、敗血癥、頭部外傷等感染引起的小兒腦癱等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
查看更多關于一些外在因素引起小兒腦癱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