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是否相對較高
時間:2016-01-12來源:求醫網
早產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是否相對較高?這是很多準媽媽都非常擔心的問題,由于小兒腦癱是新生兒非常常見的一種腦部疾病,對小兒腦癱患兒的身體傷害極大,嚴重影響小兒腦癱患兒的智力發育、視覺、聽覺、語言等方面,所以很多準媽媽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患上小兒腦癱疾病,而且如果早產或者孕婦流產次數過多,那么新生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就會相對較高。
早產與低出生體重早產是小兒腦癱的原因之一,國外報道,早產兒占小兒腦癱兒的40%,大部分病例發生在28—34周出生的早產兒。孕齡≤27周的早產兒,至3歲時小兒腦癱的患病率為44%,孕齡是28—30周的為21%,足月的為0.6%。
小兒腦癱的形成和父母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體質不好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被胎兒繼承各自的缺點,即便幼兒的父母生育前身體都很健康,但是存在某些不良的嗜好行為,或者是在發育中受到了意外的傷害,都會為小兒腦癱形成釀成禍端。
近年來國內外對小兒腦癱的原因作了更深入的探討,一致認為胚胎早期階段的發育異常,很可能就是導致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易有圍生期缺氧缺血等事件的重要原因。胚胎早期的這種發育異常主要來自受孕前后孕婦體內外環境影響、遺傳因素以及孕期疾病引起妊娠早期胎盤羊膜炎癥等。
小兒腦癱的原因還有高產次,高孕次,有死胎死產史,早產、流產史,雙胎或多胎,胎兒發育遲緩,宮內感染,宮內窘迫,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良,妊娠反應重、臍帶繞頸、急產,不恰當助產,產鉗分娩,臀位產,產程長,早產兒或過期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或黃疸延遲,顱內出血、頭部外傷、抽搐、感染、中毒及營養不良等這些也都是引起小兒腦癱的病因。
以上就是早產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是否相對較高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小兒腦癱的發病原因,小兒腦癱患兒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療,其治療效果才能達到較好。
查看更多關于早產兒患上小兒腦癱的機率是否相對較高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