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多動癥的常見因素
時間:2015-07-02來源:求醫網
小兒多動癥是一種行為障礙的疾病。一般是發生在8歲以上,而小兒多動癥會影響到孩子日常的正常生活與學習,很是不利,所以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與警惕,預防小兒多動癥也是一個重要的育兒知識,一定不能忽略。治病先要知道病因,所以我們來了解一下,小兒多動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兒多動癥的常見因素有:
1.遺傳因素:同胞中有一人患小兒多動癥,那么另一個孩子罹患小兒多動癥的可能性是25%~35%。不考慮患有多動癥的同胞的性別,科學家們估計這種危險性在女孩中是13%~17%,男孩中是27~30%。這種性別差異不僅突出體現在多動癥上,而且精神發育遲滯、閱讀障礙、學習障礙等都是如此。無論原因是什么,總之不能歸為單純的社會因素,如僅僅是家長對男孩和女孩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所造成。
2.生物學因素:輕微的腦損傷、遺傳、腦內神經遞質異常,以及額葉等腦區發育異常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小兒多動癥。
3.環境因素:大氣污染尤其是汽車尾氣的排放導致孩子血鉛過高,從而使孩子患有小兒多動癥。添加劑、防腐劑、增味劑等化學品的濫用也會導致孩子小兒多動癥。
4.社會心理因素:父母溝通不良、家庭破裂、學習負擔重都會造成孩子不適,很可能誘發多動癥。
5其他因素:營養問題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食品的調味劑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兒童容易產生多動癥。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多動癥的常見因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