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潰瘍(燒傷應激性潰瘍綜合征)
應激性潰瘍的保健原則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餐,避免過饑過飽和暴飲暴食,每餐進食量要有一個基本定量。吃得太飽會使胃竇部過度擴張,增加胃泌素的分泌,而使胃酸增多;吃得過少,食物不能充分中和胃酸,應激性潰瘍可受胃酸刺激而引起疼痛,并難以愈合。在發作的急性期,宜少量多餐,白天可每隔2小時進食1次,以使胃液酸度變動的幅度減少。癥狀得到控制后,就應恢復平時的一日三餐,同時應避免餐間吃零食。
(2)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為避免胃的過分擴張,減少胃酸對病灶的刺激,實行少量多餐的進食方法十分必要,根據病情每天可進食五餐至七餐,每餐量不宜多。少量多餐可使胃中經常保持適量的食物以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又可供給營養,有利潰瘍面愈合,對應激性潰瘍更為適宜。
(3)應激性潰瘍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物的機械性、化學性和過冷過熱的刺激有利于保護胃粘膜。機械性刺激是指食物的硬度、形狀以及由于食物本身的特性,在胃內停留時間的長短所產生的,使胃壁感受到的機械性刺激作用。機械性刺激可增加胃粘膜的損傷,破壞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因此,要避免食用對潰瘍面有損傷作用的粗糙的食物,忌食生冷的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如粗糧、芹菜、韭菜、雪菜、竹筍、干果類,干豆類等。禁食易產氣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蘿卜、蒜苗、洋蔥以及易產酸的食物,如地瓜、涼粉、土豆,過甜的點心及糖醋食品等。大量冷飲、涼拌菜、堅硬的食物,如臘肉、火腿、香腸、蚌肉等,均可加重應激性潰瘍病的病情和促進潰瘍病復發。
應激性潰瘍病是一種慢性病,在病因學上講是多因素的,精神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合理的營養不僅可改善全身狀況,而對大腦皮層功能的恢復亦有良好的效果。因在應激性潰瘍的綜合治療中,保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 友情鏈接:
- 應激性潰瘍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