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暫無)
風濕熱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1.發熱:50%~70%患者有發熱,熱型不規則。高熱多見于少年兒童,成人多中等度發熱。輕癥病例往往僅有低熱,甚至無發熱。低熱有時僅在常規定期測溫時才被發現。
2.關節炎:典型的關節炎呈游走性、多發性,同時侵犯數個大關節,以膝、踝、肘、腕、肩關節較常見。急性發作時受累關節呈紅、腫、灼熱、疼痛和壓痛,活動受限制。急性期過后不遺留關節變形。典型的風濕性游走性關節炎系指在較短時間內,如24~48h,關節炎(痛)可從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位置。關節癥狀受氣候影響較大,對天氣變化甚為敏感,常在天氣轉變前(尤其是變冷及雨天)出現明顯關節痛,氣候穩定后癥狀減輕。水楊酸制劑對風濕性關節炎有極好的療效,用藥后多于48小時內病情得到緩解。對輕癥的關節炎患者,常需要仔細檢查,逐個關節進行觸診才能發現關節炎的存在。輕癥患者可僅有關節痛,偶爾表現為髖關節、指趾關節、頸椎、下頜關節或胸鎖關節痛,胸肋關節痛常被誤診為心肌炎、心臟神經官能癥、肋間神經痛。近年的病例,關節炎約占57%,關節痛約占70%。
3.心臟炎:典型的心臟炎患者常主訴有心悸、氣短、心前區不適、疼痛等。瓣膜炎時可有新的心尖區高調、收縮期吹風樣雜音,疾病早期此雜音響度呈易變性,但不隨體位和呼吸變化;亦可有心尖區短促低調舒張中期雜音,此舒張期雜音稱為Carey Coombs氏雜音。該雜音與二尖瓣狹窄雜音的區別為前者不存在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明顯壓力階差。如心底部(胸骨左緣)主動脈瓣區新出現舒張中期柔和的吹風樣雜音,尤其在急性風濕性心臟炎無二尖瓣雜音時應考慮為主動脈瓣炎所致。心肌炎常伴有心尖區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心動過速(入睡后仍心率超過100次/分)是心肌炎的早期表現。對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后出現進行性心悸、氣促及心功能減退,應予嚴密追蹤,以排除早期心肌炎。病情嚴重時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如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咳嗽、端坐呼吸,甚至出現肺水腫,這是由于左心室容量超負荷所致。X線或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心臟增大。心包炎可表現為心音遙遠,心包摩擦音或胸痛。二尖瓣關閉不全的雜音有時可被心包摩擦音遮蓋,至心包炎消退后才被發現。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測出心包積液。心電圖可有低電壓,胸前各導聯ST段抬高。X線可有心影增大,坐立位時心影下部增大呈燒瓶樣;平臥時心底部明顯增寬,心腰消失。近年報道心臟炎發生率約占45%。
- 友情鏈接:
- 風濕熱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