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并殖吸蟲病是怎么引起的
時間:2015-01-31來源:求醫網
大鼠、小鼠、豚鼠、蛙、雞、鳥等多種動物可作為本蟲轉續宿主。人如果食入這些動物煮熟的肉,有可能感染本蟲。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則與衛氏并殖吸蟲病相似。衛氏并殖吸蟲的致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
發病機制
衛氏并殖吸蟲的致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病變以在器官或組織內形成互相溝通的多房性小囊腫為特點。
第一步:衛氏并殖吸蟲后尾蚴在宿主小腸內脫囊后,腹腔移行對腹膜的摩擦可引起腹膜的纖維素性炎癥,穿過腸壁時可引起漿膜上的點狀出血,進入患者體內此時出現如下癥狀:腹痛、腹瀉。
第二步:童蟲經肝面穿過橫膈而進入胸腔時,也可引起胸膜炎及粘連。蟲體可進入肝臟,也可造成肝臟的損害。也有少數蟲體在腹腔內繼續發育成熟、產卵,在腹腔臟器表面及橫膈腹面形成許多囊腫及蟲卵結節。
第三步:經過1~3周竄擾后,穿過膈經胸腔進入肺,最后在肺中形成蟲囊。肺組織的破壞和出血是由童蟲進入肺臟后引起的,其病變的癥狀是肺組織表面常呈窟穴或隧道狀,窟內有血液,也常可見到蟲體及蟲卵,周圍的炎癥反應并不明顯。在X線下可見到邊緣模糊的浸潤性陰影。以后病灶壞死區附近出現炎性滲出,主要為酸性粒細胞,還有多量中性粒細胞及小圓形細胞,并逐漸形成酸性粒細胞性膿腫,隨后產生肉芽組織而形成薄膜狀膿腫壁,內容物逐漸變成流動性赤褐色液體。X線下呈多房性囊性陰影是由于蟲體的移動而數個膿腫連在一起,互相溝通,切面呈多房性囊腫狀。以后膿腫內容物逐漸變為褐色黏稠半流動性液體,鏡下可見大量夏科雷登結晶和蟲卵。X線下見到結節狀陰影是因為囊壁因大量肉芽組織增生而變厚,肉眼上呈結節狀或球形蟲囊,在人體囊內常僅有一條蟲體。有時也可見3條或多于3條的蟲在一蟲囊者。囊壁周圍常有蟲卵肉芽腫現象發生。
第四步:成蟲在寄主體內可存活5~20年或更長時間。除肺臟外,也可侵入胸腔、腹腔、肝臟、縱隔、陰囊、眼窩、腦和脊髓等處。蟲體死亡或轉移后,膿腫的內容物逐漸被吸收,取而代之的是以肉芽組織,或者是形成的瘢痕或鈣化灶,同樣在X線下也為硬結性或鈣化陰影。蟲體也可從肺組織竄至縱隔,通過大血管根部向上移行,沿頸內動脈周圍的軟組織向上穿行而到達顱底部,經破裂孔或頸靜脈孔進入顱腔及大腦。蟲體在腦內穿行,形成互相溝通的囊腫,在腦內可找到成蟲及蟲卵。
查看更多關于衛氏并殖吸蟲病是怎么引起的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