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大便失禁即肛門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的蓄控能力喪失,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癥狀。大便失禁有不同病因和不同程度,因此臨床表現也各有不同。有些病例的表現為主要病變所掩蓋,如腦外傷和腦血管意外病人,神志不清,糞便溺床,除護理中注意外,人們多集中注意對腦部情況的處理。
先天性巨結腸病例,主要表現為大便秘結、腹脹和腹部極度膨隆等。由于大量糞便充塞結腸,使結腸、直腸協調作用失控,加以腸壁神經缺如,硬糞箝壓直腸等因素,出現大便失禁,糞水從硬糞旁漏出。在常見的肛管直腸手術后并發大便失禁的病人中,有些病例癥狀較輕,訴腹瀉時稀便不能控制,有些病人主訴會陰部常有黏液和糞便沾染。也有主訴糞便不能隨意控制,或夜間不能控制。也有在排氣時有漏糞等不同程度的失控表現。
體檢時,大便失禁嚴重的患者可見肛門張開呈圓形,肛周有糞便污染、潰瘍、濕疹、瘢痕、缺損、畸形等。如用兩拇指分開臀溝,可經松弛肛門看到直腸黏膜。部分肛管缺損瘢痕形成者,可從缺損處看到直腸黏膜或直腸腔。
需要注意的是,大便失禁患者由于會陰經常受到糞水刺激,肛周皮膚可發生糜爛、瘙癢,潰瘍及疼痛等,少數病人為使大便減少而節制飲食,出現消瘦,體重下降。
- 友情鏈接:
- 大便失禁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