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10-20來源:求醫網
心肌炎屬于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此疾病多發于青壯年,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現心肌炎的癥狀,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無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胸悶、胸痛等癥狀,下面具體介紹心肌炎常見的癥狀。
心悸伴心率異常: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當心率加快是感到心臟跳動不適,心率緩慢時感到搏動有力。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
心悸伴乏力、面色蒼白: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心律失常:是由于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于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心血管病伴發。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衰竭。心律失常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心律失常的性質,類型,心功能及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程度。
肌肉酸痛:因運動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對于參與運動的人而言是一個很普通的傷害經驗。一般來說,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為急性肌肉酸痛與慢性(遲發性的肌肉酸痛)二種。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別於肌肉拉傷,而是指因肌肉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現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長期的活動下才會發生,肌肉活動一結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會拌隨肌肉僵硬的現象。
心悸伴消瘦、腹瀉:老年人甲亢起病隱匿,與年輕人甲亢的典型癥狀不太一樣,多數以心律失常、高血壓、食欲減退、腹瀉、消瘦等心血管和胃腸道癥狀為主。因此,如果60歲老年人出現心悸、腹瀉、體重減輕但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要警惕甲亢來襲。
查看更多關于心肌炎常見的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