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是怎么回事
時間:2015-10-28來源:求醫網
乙肝感染后血清中出現一些病毒標志,其中2種抗原是乙肝病毒產生的;3種抗體是人體淋巴細胞對病毒免疫反應產生的。在乙肝兩對半檢查時,大三陽的第3項E抗原轉換為第4項E抗體,即1、4、5陽性,就可診斷為小三陽,這時的E抗原轉陰不很穩定,而后人體免疫細胞產生E抗體,這就成了1、4、5項的小三陽,這時的E抗原轉陰就穩定了。
實際上小二陽和小三陽基本上沒有什么區別,大部分小二陽都將轉為小三陽。若是小三陽直接轉為小二陽則說明病情有好轉,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乙肝患者的病情一定的減輕,必須結合乙肝病毒DNA檢測來確定病情情況,乙肝小二陽和小三陽都容易造成乙肝病毒變異,容易肝硬化,因此定期檢測HBV-DNA復制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是小三陽還是小二陽都是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的,只是存在一個傳染性強弱的問題,乙肝病毒載量越高,傳染性越強。一般認為小二陽是大三陽和小三陽的中間階段,隨著病情的發展和治療的進程,小二陽有可能變為小三陽,也有可能變成大三陽。
臨床上,專家提示患者要重視病毒陽性的小三陽,某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甚至非肝病專科醫務人員,都普遍存在一種認識,那就是認為“小三陽”好而“大三陽”不好,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都存在慢性乙肝攜帶者和慢乙肝患者,如果是攜帶者,意味著病情相對穩定,基本沒有明顯的肝功損害,可以承受正常的工作、學習任務;如果是慢性活動性或肝硬化患者,就必須進行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小三陽是怎么回事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