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增多癥發病的具體原因是什么
時間:2015-12-02來源:求醫網
醛固酮增多癥發病的具體原因是什么?醛固酮增多癥也叫Conn綜合征,醫學上把醛固酮分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這里我們所說的醛固酮增多癥就是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是由腎上腺病變分泌過多醛固酮所致,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是由腎上腺以外的疾病引起腎上腺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所致,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腎病綜合征、腎性高血壓等。
根據病因不同,醛固酮增多癥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瘤:
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瘤: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瘤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該類型與Conn綜合征為同一概念,約占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60%~80%,其中絕大多數屬于對ACTH有反應的APA。病變發生部位在腎上腺皮質球狀帶中有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功能的良性腫瘤,亦稱之為腎上腺皮質腺瘤,以單一腺瘤多見,直徑較小,約0.5~2.5cm,平均1.8cm左右,重約3~5g;雙側或多發性腫瘤約占其中10%~15%,偶見一側腺瘤另一側增生者,左側略多于右側,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2、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癥:
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發病率僅次于醛固酮病,約占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20%~30%,也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的主要類型之一,在兒童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中最為常見,病變部位表現為雙側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彌漫性或局灶性增生。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和內分泌生化檢查等診斷手段的提高,其發現率也逐漸有升高趨勢,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可能不在腎上腺本身,而可能與下丘腦一垂體分泌的POMC產物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增生有關;試用賽庚啶治療可遏制醛固酮分泌也間接支持此觀點。與APA相比,IHA臨床癥狀較嚴重,且手術效果不確切,須輔助以藥物治療,其血中醛固酮濃度 ACTH晝夜節律不相平行。
醛固酮增多癥發病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患者們有所幫助。總之,醛固酮增多癥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高血壓和低血鉀綜合征。醛固酮增多癥占住院的高血壓病例的1~2%,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繼發性高血壓。但若病程過長,長期高血壓和嚴重低血鉀也可造成嚴重的危害。
查看更多關于醛固酮增多癥發病的具體原因是什么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醛固酮增多癥治療方法 |
- 醛固酮增多癥病因 |
- 醛固酮增多癥飲食 |
- 醛固酮增多癥專家 |
- 醛固酮增多癥醫院
- 醛固酮增多癥治療指南 |
- 醛固酮增多癥癥狀 |
- 醛固酮增多癥檢查 |
- 視頻 |
- 醛固酮增多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