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表現
時間:2015-12-10來源:求醫網
靜脈曲張是長期站立而導致的一種血管疾病,由于早期靜脈曲張的表現不是很明顯,所以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從而使患者不能及時的治療,造成病情越發的嚴重。那么,靜脈曲張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表現呢?了解靜脈曲張的癥狀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進行治療。通常情況下,患者會出現小腿皮膚癢、腿部腫脹、酸痛、疲勞、腿部有沉重感等癥狀。如果處于站立,可見小腿靜脈隆起,如果把腳抬高就會比較舒服。
靜脈曲張的癥狀主要有以下表現:
1、腿部異常:
發病早期,通常沒有太明顯癥狀,患者會出現小腿皮膚癢、腿部腫脹、酸痛、疲勞、腿部有沉重感等癥狀。而站立可見小腿靜脈隆起,如果把腳抬高就會比較舒服。
2、不明原因的發熱、發冷:
患者的肢體有異樣的感覺,如發冷或潮熱,患肢變細,變粗。皮膚有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等。
3、血管突出:
血管突出皮膚表面,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疙疙瘩瘩。下肢靜脈曲張會逐步造成下肢水腫、小腿皮膚顏色變黑、淤積性皮炎、靜脈血栓疼痛,甚至潰瘍。
4、水腫:
在踝部、足背可出現輕微的水腫,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輕度水腫。大量的淤血使局部皮膚變黑或呈黑褐色,皮膚粗糙,可形成潰瘍、反復發作、久治不愈。
5、淤積性皮炎:
靜脈曲張高壓導致血液內的蛋白滲出到血管周圍并逐漸纖維化,在血管與組織間形成一道屏障,影響物質交換,皮膚變薄、瘙癢、脫屑、色素沉著、濕疹、感染等病變。
6、皮膚色素沉著:
由于靜脈出現返流,患者常呈現晨輕晚重的患肢水腫。而長期的靜脈高壓導致小腿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后破裂,鐵紅素在皮下沉積,使得皮膚變黑,從點狀到片狀發展。
關于“靜脈曲張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表現”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大家生活中要及時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有上述癥狀,一定要及時治療。靜脈曲張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在日常應堅持每天快速步行4次,每次15分鐘,就可以有效地緩解癥狀。
查看更多關于靜脈曲張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