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有哪些較為常見的癥狀
時間:2016-02-18來源:求醫網
低血糖有哪些較為常見的癥狀?低血糖疾病在近些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患有低血糖,低血糖是一種內分泌科中常見的疾病,該病的發生會使患者出現心慌、心悸、饑餓、軟弱、手足顫抖、皮膚蒼白等癥狀,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治療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下面我們就來針對低血糖的常見癥狀來進行一下詳細的介紹。
一、反應性功能性低血糖表現
反應性功能性低血糖主要表現為女性多見,發作較輕,病史長,多有情緒緊張及精神創傷史;低血糖發作多在飯后2~3小時,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低血糖發作以腎上腺素增多癥狀為主,歷時20~30分鐘,常無昏迷,多自行緩解;患者常為神經質,發胖,體征陰性,雖反復發作而病情并無惡化;低血糖水平不如胰島素瘤明顯,空腹血糖多在2.24~3.36mmol/L(40~60mg/dl);患者可耐受饑餓達72小時之久而無昏迷發生。
二、器質性病變所致低血糖表現
最常見于胰島素瘤性低血糖,約70%為良性腺瘤,直徑0.5~3.0cm,多位于胰尾部,胰體部與胰頭部的發病情況相似,多為單發,增生次之,癌瘤較少見,如為癌瘤多有肝及鄰近組織轉移。
三、周圍神經損害表現
低血糖晚期常發生周圍神經病變而致肌萎縮與感覺異常,如肢體麻木,肌無力或肌顫等,臨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發生肢體遠端呈手套襪套型感覺異常者,還可有周圍性刺激與灼痛性改變等,這與其脊髓前角細胞變性有關,也有人認為與胰島素瘤引發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縮與肌炎有關,低血糖性周圍神經病變還可致足下垂,手足細動作失靈,如不能寫字,不能進食,不能行走,甚至臥床不起。
四、小腦受累表現
低血糖可損害小腦,表現有共濟失調,運動不協調,辨距不準,肌張力低及步態異常等,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濟失調及癡呆表現。
五、腦神經損害表現
低血糖時可有腦神經損害,表現為視力及視野異常,復視,眩暈,面神經麻痹,吞咽困難及聲音嘶啞等。
上述的文章就是關于“低血糖有哪些較為常見的癥狀”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低血糖對于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祝愿每位低血糖患者都可以盡快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低血糖有哪些較為常見的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