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6-02-18來源:求醫網
缺血缺氧性腦病這種疾病是一種由缺血缺氧所引發的腦部病變,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危害非常大,大腦長期缺血缺氧會讓患者心跳驟停、休克、持續癲癇和重癥肌無力等癥狀,所以若是被診斷為缺血缺氧性腦病就要盡快的進行治療,若是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為幫助大家了解這一問題,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臨床上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方法有哪些。
臨床上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一、維持正常血壓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要避免血壓過大波動,以保持腦血流灌注的穩定。血壓低時可用多巴胺(3~μg/kg/min連續靜滴)和多巴酚丁胺(3~10μg/kg/min連續靜滴),并監測血壓。
二、供氧
根據缺血缺氧性腦病患者的病情選用各種供氧方法,保持血氧PaO2在6.6~5.9.31kPa(50~70mmHg)以上,PaCO2在5.32kPa(40mmHg)以下,但敢防止PaCO2過低,以免腦血流過少。
三、控制驚厥
有驚厥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患者可用苯巴比妥負荷量15~20mg/kg靜滴,12小時后用維持量3~5mg/kg·d。
四、糾正代謝紊亂
輕型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在改善通氣后可得到糾正,只有在中、重度代謝性酸中毒時才用碳酸氫鈉,劑量不宜過大,維持血pH在7.3~7.4。低血壓糖時靜點滴10%葡萄糖,首劑2ml/kg,以后5ml/kg·h,維持血糖在2.80~5.04mmol/L(50~90ml/dl)。由于窒息后腦啡呔增加,有人試用納洛酮(naloxone)靜脈點滴5~10μg/kg·h,至總量0.1mg/kg·d,以拮抗腦啡呔。
五、控制腦水腫
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要控制液體進入量在60~80ml/kg/d。脫水劑可用甘露醇,每次0.5~0.75/kg,每4~6小時一次,但脫水劑不可過量。脫水劑雖可減輕腦水腫,但不能減輕腦損傷。
臨床上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方法有哪些的問題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患者朋友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到這種疾病的危害,若是患上缺血缺氧性腦病就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不要讓這種疾病威脅到患者的生命。祝愿患者朋友們在治療后能夠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上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