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腹痛進行診斷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6-03-18來源:求醫網
對腹痛進行診斷的方法有哪些?腹痛的診斷結果是患者選擇治療方法的依據,只有準確的診斷結果,腹痛患者才能夠更好的接受治療,治療腹痛的效果還會更好,一般對腹痛患者進行診斷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項目以及與其他疾病的鑒別,那么對腹痛進行診斷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診斷依據:
X線檢查:當診斷腹痛困難,疑及胸腹有病變者,可行胸腹透視,目的在于觀察胸部有無病變、膈下有無游離氣體、膈肌運動變化、有無腸積氣和液平面等,有異常者應常規拍片。當疑有乙狀結腸扭轉或低位腸套疊時,可行鋇劑灌腸檢查。對疑有腸梗阻、內瘺或穿孔的腹痛患者不宜做鋇餐檢查。
B超檢查:主要用于檢查膽道和泌尿系結石、膽管擴張、胰腺及肝脾腫大等。對腹腔少量積液、腹內囊腫及炎性腫物也有較好的診斷腹痛價值。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已成為尋找腹痛病因的重要手段。在腹痛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進行逆行胰膽管造影、膀胱鏡及腹腔鏡檢查。
CT、磁共振及核素掃描檢查:對腹腔內和腹膜后的病變,如肝、脾、胰的病變和一些腹內腫物及腹腔膿腫、積液、積氣等均有較好的診斷腹痛價值,應根據病情合理選擇應用。
心電圖檢查:對年齡較大腹痛者,應作心電圖檢查,以了解心肌供血情況,排除心肌梗死和心絞痛。
鑒別診斷:
腹痛與急性闌尾炎:可見于任何年齡,但以20~50歲多見,臨床表現為臍周或中上腹部隱痛,逐漸加重,并轉移至右下腹,呈持續性或陣發性加劇或突然導致全腹劇痛,伴有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嚴重者可出現發熱。麥氏點壓痛、反跳痛及局部腹肌緊張,結腸充氣試驗陽性。若為盲腸后闌尾可出現腰大肌試驗陽性,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腹痛與急性腸胃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組,多以進食不潔食物或飲用污染水或暴飲暴食后出現持續性和陣發性腹痛,伴惡心、嘔吐、腹瀉,便后腹痛可減輕或緩解,可伴有畏寒、發熱等。上腹部及臍周壓痛明顯,無反跳痛,聽診腸鳴音亢進。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可增高。
以上就是對腹痛進行診斷的方法有哪些的具體內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為了腹痛患者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建議各位腹痛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以免誤診誤治。
查看更多關于對腹痛進行診斷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