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病因的鮮為人知之處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一般人們認為,傷風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通過呼吸、飛沫傳播。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癥。感受暑濕時邪,又因喜歡納涼和飲冷,使體內的暑濕為風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發病。還多與氣候突變、寒溫失常有關。近些年,發現了傷風傳染的許多鮮為人知之處。
1、憂愁易傷風:俗話說:“愁一愁,白了頭。”多愁善感的人免疫功能容易降低,殺傷病原微生物能力減弱,干擾素水平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減退,使傷風病毒有機可乘。
2、足部受涼:足離心臟最遠,供應的血量相對較少,因而對冷比較敏感,使上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當氣溫降至7℃以下時,足就會發晾,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縮。有人稱足為人的“第二心臟”,預防傷風就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
3、手部傳播途徑:感冒病毒在手帕上存活1個小時,在手上能存活70個小時。傷風患者擤鼻涕、挖鼻孔時病毒粘在手上,通過握手、毛巾、桌椅等傳播。預防方法是勤洗手,不用手模鼻、眼。呼吸、飛沫傳播是傷風的次要傳播途徑。
4、“三高”飲食:食物過于豐盛,如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等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糖飲食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預防傷風的新法是飲食葷素搭配。
5、喜愛咸食:食鹽能使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溶菌酶也減少。由于鈉鹽的滲透作用,上皮細胞功能被遏制,降低了干擾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病毒便乘機侵入上呼吸道粘膜而誘發傷風。
6、用藥不當易傷風:解熱鎮痛藥、抗生素、磺胺類藥、抗結核藥、驅蟲藥、緩癌藥等對人體免疫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遏制作用,濫用這些藥就會降低人體的抗病能力,使人容易傷風。
查看更多關于傷風病因的鮮為人知之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