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6-03-21來源:求醫網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有哪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對人體傷害極大,很多人對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病原因并不是很了解,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有哪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與遺傳、組織缺氧、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等有著很大的聯系。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如下:
遺傳因素:關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遺傳素質的研究從三方面著手,是孿生子、是系譜分析、是遺傳標志,孿生子調查結果顯示,在37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和31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的單卵雙生子中,分別有35對和21對患有程度相似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兩個IDDM系譜調查中,先證者患腎病的同胞中83%有腎損害,先證者無腎病的患者則僅有13%患腎病。以上發現支持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必須強調不可排除外環境因素,家庭的營養模式,特別是碳水化合物攝入的差異等,總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腎病可能是由多種遺傳因素引起的多基因疾病。
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當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時,大量糖滲入基底膜形成大分子多糖,使基底膜加厚,蛋白聯結鍵斷裂,基底膜結構松散多孔隙,因之血漿中蛋白質等容易漏出血管壁,纖維蛋白等沉積于血管壁中,引起微血管囊樣擴張,早期這種功能改變是可逆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視網膜血管脆性改變易發生滲漏或出血,若新生血管破裂,可發生玻璃體出血,出血性青光眼。
組織缺氧:高血糖引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紅細胞中糖化血紅蛋白增加,帶氧血紅蛋白分離困難,紅細胞的可塑性降低,引起組織缺氧,微血管擴張,微血管壁增厚,對輸送氧和營養物供給組織細胞不利,組織供氧不但取決于血液流量,而且與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有關,紅細胞的2,3-二磷酸甘油酯(2,3-DPG)與血紅蛋白(Hb)結合,降低Hb對氧的親和力,使氧易于解離,當血糖升高時,紅細胞中產生過多的糖基化血紅蛋白(HbAlc),阻止2,3-DPG與Hb結合,于是Hb對氧的親和力增強,使氧不易解離導致組織缺氧,由于組織缺氧,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
以上就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有哪些的具體內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為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能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么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
查看更多關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主要發病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