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的原因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過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后,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癥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抗原進入量及途徑等而有很大差別。通常都突然發生且很劇烈,若不及時處理,常可危及生命。
作為過敏原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抗原性物質有
(一)異種(性)蛋白 內泌素(胰島素、加壓素),酶(糜蛋白酶、青霉素酶),花粉浸液(豬草、樹、草),食物(蛋清、牛奶、硬殼果、海味、巧克力),抗血清(抗淋巴細胞血清或抗淋巴細胞丙種球蛋白),職業性接觸的蛋白質(橡膠產品),蜂類毒素。
(二)多糖類 例如葡聚糖鐵。
(三)許多常用藥物 例如抗生素(青霉素、頭孢霉素、兩性霉素B、硝基味喃妥因),局部麻醉藥(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維生素(硫胺、葉酸),診斷性制劑(碘化X線造影劑,碘溴酞),職業性接觸的化學制劑(乙烯氧化物)。
絕大多數過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變態反應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環系的表現。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質(某些藥物是不全抗原,但進入人體后有與蛋白質結合成全抗原)進入體內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其中IgE的產量,因體質不同而有較大差異。這些特異性IgE有較強的親細胞性質,能與皮膚、支氣管、血管壁等的“靶細胞”結合。以后當同一抗原再次與已致敏的個體接觸時,就能激發引起廣泛的第Ⅰ型變態反應,其過程中釋放的各種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腫、滲出等臨床表現的直接原因。
查看更多關于過敏性休克的原因的相關常識>>